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中英文缩略图表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1.1 临床资料 | 第15页 |
1.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1.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1.2.1 外周血标本的采集处理 | 第16页 |
1.2.2 外周血清分离 | 第16页 |
1.2.3 特异性探针的合成及检测 | 第16-17页 |
1.2.4 荧光探针的配置 | 第17-18页 |
1.2.5 特异性探针的荧光性检测 | 第18页 |
1.2.6 预检测加入血清后荧光变化程度 | 第18-19页 |
1.2.7 酶标板SLe~X荧光定性及拟定量检测 | 第19-20页 |
1.2.8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测定试剂盒测定样本PSA含量 | 第20页 |
1.2.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Le~X探针试剂对血清PSA-SLe~X定性检测 | 第20-21页 |
1.3 ROC曲线分析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 第21-22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结果 | 第23-29页 |
2.1 前列腺癌组(PCa组)和前列腺增生组(BPH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23页 |
2.2 血清PSA-SLeX与TPSA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血清表达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2.3 血清PSA-SLeX与TPSA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 第24-26页 |
2.4 血清PSA-SLeX与TPSA在前列腺癌组TNM分期中血清表达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2.5 血清PSA-SLe~X与TPSA在前列腺癌组Gleason病理分级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讨论 | 第29-35页 |
3.1 SLe~X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 第30-31页 |
3.2 血清SLe~X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 第31-32页 |
3.3 血清PSA-SLe~X在前列腺癌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 第32-33页 |
3.4 展望与不足 | 第33-35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综述 | 第4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