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操作风险管理概述 | 第12-22页 |
2.1 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 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5页 |
2.3 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 | 第15-18页 |
2.4 操作风险的识别和度量 | 第18-22页 |
第三章 交通银行M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37页 |
3.1 交通银行M分行简介 | 第22页 |
3.2 交通银行M分行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22-33页 |
3.2.1 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 第23-28页 |
3.2.2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28-29页 |
3.2.3 操作风险管理内容 | 第29-33页 |
3.3 交通银行M分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33-37页 |
3.3.1 员工操作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 第33-35页 |
3.3.2 内部控制制度繁复 | 第35页 |
3.3.3 会计营运条线以外的操作风险认识不足 | 第35-36页 |
3.3.4 信息技术手段还需加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4.1 美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 | 第37-38页 |
4.2 花旗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范式 | 第38-39页 |
4.3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完善交通银行M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0-49页 |
5.1 完善事前管理的对策 | 第40-43页 |
5.1.1 运用经济政策营造适宜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 | 第40-41页 |
5.1.2 实施柜面业务前后台分离的操作风险意识建设 | 第41-42页 |
5.1.3 深化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工作 | 第42-43页 |
5.2 完善事中管理的对策 | 第43-47页 |
5.2.1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监测工作 | 第43页 |
5.2.2 建立定期操作风险管理专项排查机制 | 第43-44页 |
5.2.3 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预警机制 | 第44-46页 |
5.2.4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 第46-47页 |
5.3 完善事后管理的对策 | 第47-49页 |
5.3.1 操作风险管理处置流程 | 第47-48页 |
5.3.2 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