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关于用户对微信及公众号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2.3 影响用户对微信及公众号使用的因素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页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第2章 订阅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及研究假设 | 第15-23页 |
2.1 订阅影响因素的五大方面 | 第15页 |
2.2 订阅影响因素的变量测量 | 第15-19页 |
2.3 订阅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第19-21页 |
2.4 河北大学大学生微信公众号订阅影响因素模型 | 第21-23页 |
第3章 订阅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问卷检验 | 第23-39页 |
3.1 订阅影响因素的问卷统计分析 | 第23-30页 |
3.1.1 订阅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修改 | 第23-24页 |
3.1.2 订阅影响因素的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4页 |
3.1.3 人口统计学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1.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30页 |
3.2 量表信度检验达到可信标准 | 第30-31页 |
3.3 量表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良好 | 第31-34页 |
3.4 性别、学历、专业与“主观意向”不相关 | 第34-36页 |
3.5“社群影响”与解释变量全体关系不显著 | 第36-39页 |
第4章 订阅影响因素的模型检验与假设检验 | 第39-48页 |
4.1 订阅影响因素的模型检验 | 第39-43页 |
4.1.1 订阅影响因素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 | 第39-40页 |
4.1.2“社群影响”对“主观意向”的影响关系不显著 | 第40-41页 |
4.1.3 修正后的模型变量之间有显著影响关系 | 第41-43页 |
4.2 订阅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 | 第43-48页 |
4.2.1 性别、学历、使用行为对“主观意向”的假设不成立 | 第43-45页 |
4.2.2“社群影响”对“主观意向”无直接影响 | 第45-46页 |
4.2.3 便利条件、感知有影响、社群影响的重要性排序 | 第46-48页 |
第5章 订阅影响因素在“使用与满足”过程中的作用方式 | 第48-54页 |
5.1 半结构访谈与个案选取 | 第48-49页 |
5.2 订阅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方式 | 第49-54页 |
5.2.1 感知有用性影响媒介期待 | 第49-50页 |
5.2.2 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影响媒介接触 | 第50-51页 |
5.2.3 个人经验、使用行为影响需求满足 | 第51-52页 |
5.2.4 主观意向影响二次接触行为 | 第52-54页 |
第6章 对微信公众号运营及大学生订阅的建议 | 第54-59页 |
6.1 对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建议 | 第54-56页 |
6.2 对大学生订阅微信公众号的建议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