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16页 |
1.1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现状 | 第11-12页 |
1.2 化学化工文献领域本体的引入 | 第12-14页 |
1.3 本课题的工作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本体的综述 | 第16-35页 |
2.1 本体的定义及分类 | 第16-18页 |
2.1.1 本体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本体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 本体的功能 | 第18-19页 |
2.3 构建本体的原则 | 第19-20页 |
2.4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 第20-27页 |
2.4.1 TOVE 法 | 第20-21页 |
2.4.2 骨架法 | 第21-22页 |
2.4.3 KACTUS 工程法 | 第22页 |
2.4.4 METHONTOLOGY 法 | 第22-23页 |
2.4.5 SENSUS 法 | 第23页 |
2.4.6 IDEF5 法 | 第23-24页 |
2.4.7 七步法 | 第24-26页 |
2.4.8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2.5 本体描述语言 | 第27-33页 |
2.5.1 XML | 第28-29页 |
2.5.2 RDF/RDF Schema | 第29-31页 |
2.5.3 OIL | 第31-32页 |
2.5.4 DAML+OIL | 第32页 |
2.5.5 OWL | 第32-33页 |
2.6 构建本体的工具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化学文献检索现状 | 第35-52页 |
3.1 化学文献的现状 | 第35-38页 |
3.1.1 化学信息 | 第35-36页 |
3.1.2 化学文献的特点 | 第36-38页 |
3.2 化学文献的发展和检索现状 | 第38-39页 |
3.3 国内外化学文献检索系统介绍 | 第39-46页 |
3.3.1 CA 网络版——SCIFinder Scholar | 第40-43页 |
3.3.2 Beilstein/Gmelin Crossfire 数据库 | 第43-44页 |
3.3.3 工程化学数据库 | 第44-45页 |
3.3.4 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 | 第45-46页 |
3.3.5 化学专业数据库 | 第46页 |
3.4 化学文献检索系统比较 | 第46-49页 |
3.5 在化学文献检索系统中引入本体 | 第49-52页 |
第四章 构建化学化工文献领域本体 | 第52-67页 |
4.1 构建化学电源文献领域本体的范围 | 第53页 |
4.2 获取化学电源文献领域本体 | 第53-54页 |
4.3 化学电源文献本体的概念化 | 第54-60页 |
4.3.1 化学电源文献本体中概念的基本定义 | 第54-55页 |
4.3.2 化学电源文献领域本体中的类、属性及其关系 | 第55-60页 |
4.4 利用PROTéGé3.3.1 建立化学电源文献领域本体 | 第60-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