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规划论文

中心城区典型区域配电网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中心城区配网规划的关键问题及优化的作用和意义第10-14页
        1.2.1 中心城区配网规划的关键问题第10页
        1.2.2 中心城区典型区域配网优化的作用和意义第10-11页
        1.2.3 中心城区10KV 配网结构模式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4-17页
第二章 中心城区的定义、负荷分类和典型区域第17-20页
    2.1 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定义第17页
    2.2 中心城区的主要用电类型第17-18页
    2.3 中心城区典型区域类型第18-20页
第三章 中心城区分类用户负荷特性分析第20-39页
    3.1 负荷预测的的方法第20-24页
        3.1.1 电力负荷总量预测第20-24页
        3.1.2 中心城区负荷预测方法选取第24页
    3.2 中心城区分类用户负荷特性指标分析第24-31页
        3.2.1 典型用户的选取和方法说明第24-25页
        3.2.2 负荷总量及其趋势分析第25-27页
        3.2.3 负荷密度指标第27页
        3.2.4 日峰谷差率、日负荷率第27-28页
        3.2.5 季不均衡系数第28页
        3.2.6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第28页
        3.2.7 分季典型日标幺负荷曲线第28-30页
        3.2.8 夏季制冷负荷、冬季采暖负荷所占比重第30-31页
    3.3 负荷影响因素分析第31-39页
        3.3.1 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1-34页
        3.3.2 气象条件对中心城区电力负荷的影响第34-36页
        3.3.3 分时电价的影响第36-39页
第四章 中心城区坚强电网指标体系构架第39-51页
    4.1 中心城区坚强电网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想第39-40页
    4.2 中心城区坚强电网指标体系框架第40-41页
    4.3 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第41-48页
        4.3.1 网架结构第41-43页
        4.3.2 电能质量第43-45页
        4.3.3 可靠性第45-46页
        4.3.4 充裕性第46-47页
        4.3.5 经济性第47页
        4.3.6 设备选型第47-48页
    4.4 典型区域坚强电网指标的取值标准第48-51页
第五章 中心城区典型区域供电方式优化第51-61页
    5.1 中压配电网络的优化接线方式及其适用条件第52-54页
        5.1.1 P 型站单环网第52-53页
        5.1.2 WX 型站(或PT1 站)单环网第53页
        5.1.3 P 型站双环网第53-54页
        5.1.4 大用户直供第54页
    5.2 电缆截面的选择第54-55页
    5.3 K 型开关站优化接线方式及其适用条件第55-59页
        5.3.1 标准型K 型站接线第55页
        5.3.2 增强型(进线双拼型)K 型站接线第55-56页
        5.3.3 三电源四分段K 型站接线第56-57页
        5.3.4 二供一备型K 型站接线第57页
        5.3.5 带备用段K 型站接线第57-58页
        5.3.6 五种K 型站接线比较第58-59页
    5.4 规划区域配电站数量的优化第59-60页
        5.4.1 区域内K 型站数量的优化第59页
        5.4.2 K 型站和P 型站的比例分析第59-60页
    5.5 典型区域的供电方式优化方案(商业文化娱乐区)第60-61页
第六章 中心城区典型区域配电网优化实践第61-81页
    6.1 中心城区中压配网的规划流程第61-62页
    6.2 中心城区典型区域实例选取(北太平桥商业文化娱乐区)第62-63页
        6.2.1 地块简介第62页
        6.2.2 地块内主要用户第62-63页
    6.3 北太平桥商业文化娱乐区实例电网现状评估第63-70页
        6.3.1 网架结构第63-65页
        6.3.2 电能质量第65-67页
        6.3.3 供电可靠性第67页
        6.3.4 充裕性第67-69页
        6.3.5 经济性第69页
        6.3.6 设备选型第69-70页
    6.4 北太平桥商业文化娱乐区配网现存主要问题分析第70-71页
    6.5 北太平桥商业文化娱乐区远景负荷预测第71-74页
    6.6 北太平桥商业文化娱乐区配电网优化第74-80页
        6.6.1 规划目标第74页
        6.6.2 规划原则第74-75页
        6.6.3 配电站规划第75-76页
        6.6.4 中压网络优化第76-77页
        6.6.5 规划网技术经济指标评估第77-80页
    6.7 规划网技术经济指标总结第80-81页
第七章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录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PLC的预热闪光对焊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