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芍芪多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主要成分芍药苷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英文缩略词表第8-11页
中文摘要第11-16页
英文摘要第16-22页
一、前言第23-27页
二、实验第27-84页
    实验一 芍芪多苷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第27-56页
        1 实验材料第27-31页
            1.1 动物第27页
            1.2 药物与试剂第27-30页
            1.3 仪器与设备第30-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42页
            2.1 猪血清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给药第31-32页
                2.1.1 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第31页
                2.1.2 动物分组及处理第31-32页
            2.2 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的测定第32页
            2.3 ALT、AST 活性测定第32页
            2.4 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2页
            2.5 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测定第32页
            2.6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第32-35页
                2.6.1 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的测定第33页
                2.6.2 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的测定第33-34页
                2.6.3 血清III 型前胶原(PCIII)含量的测定第34页
                2.6.4 血清IV 型胶原(CIV)含量的测定第34-35页
            2.7 抗氧化物酶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测定第35-36页
                2.7.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35页
                2.7.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第35页
                2.7.3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35-36页
            2.8 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第36页
            2.9 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评分标准第36-37页
            2.10 大鼠HSC 的分离与培养第37-38页
            2.11 原代HSC 增殖实验的检测方法第38页
            2.12 Western blot 检测肝脏的PDGFR-β、Gαs、Gαi-1、Gαi-2、Gαi-3 蛋白和磷酸化ERK1/2、p38、JNK 的表达第38-41页
                2.12.1 肝组织蛋白的提取第38页
                2.12.2 蛋白定量第38-39页
                2.12.3 Western blot 操作步骤第39-41页
            2.13 统计学处理第41-42页
        3 结果第42-54页
            3.1 SQDG 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第42页
            3.2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转氨酶的影响第42-43页
            3.3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胶原代谢的影响第43-45页
                3.3.1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CIII 和CIV 含量的影响第43页
                3.3.2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Hyp 含量的影响第43-45页
            3.4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第45-48页
                3.4.1 HE 染色第45页
                3.4.2 Masson 胶原染色第45-48页
            3.5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匀浆MDA 含量, SOD 和GSH-Px 活性的影响第48页
            3.6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GE2 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3.7 SQDG 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HSC 增殖的影响第49-50页
            3.8 SQDG 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型(PDGFR-β表达的影响第50页
            3.9 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ERK1第50-52页
            3.10 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Gαs、Gαi 蛋白表达的变化及SQDG 的作用第52-54页
        4 小结第54-56页
    实验二 芍芪多苷主要成分芍药苷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第56-84页
        1 实验材料第56-58页
            1.1 细胞株第56-57页
            1.2 药物与试剂第57页
            1.3 仪器与设备第57-58页
        2 实验方法第58-62页
            2.1 HSC-T6 的增殖实验第58-59页
            2.2 HSC-T6 cAMP 含量的测定第59-60页
                2.2.1 样品制备第59页
                2.2.2 cAMP 的测定第59-60页
            2.3 Western blot 法检测HSC-T6 COX-2、ERK1/2、p-ERK1/2 和 G 蛋白的表达第60-61页
                2.3.1 细胞样品的制备第60页
                2.3.2 Western blot 检测方法第60-61页
            2.4 蛋白激酶A(PKA)活性的测定第61页
            2.5 统计学处理第61-62页
        3 结果第62-82页
            3.1 Pae 对rrPDGF-BB 刺激的HSC-T6 增殖的影响第62-63页
            3.2 rrPDGF-BB 刺激HSC-T6 COX-2 表达的变化与增殖反应的关系及Pae 的作用第63-67页
                3.2.1 rrPDGF-BB 刺激HSC-T6 COX-2 表达水平的变化第63-65页
                3.2.2 选择性COX-2 抑制剂NS-398 对rrPDGF-BB 刺激HSC-T6 增殖的影响第65页
                3.2.3 Pae 对rrPDGF-BB 刺激的HSC-T6 COX-1 和COX-2 表达的影响第65-67页
            3.3 rrPDGF-BB 刺激的HSC-T6 ERK1/2 通路的变化及对COX-2 表达的影响第67-71页
                3.3.1 rrPDGF-BB 刺激的HSC-T6 ERK1/2 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第67-68页
                3.3.2 Pae 对rrPDGF-BB 刺激的HSC-T6 ERK1/2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68-69页
                3.3.3 MEK1/2 特异性的抑制剂 U0126 对 rrPDGF-BB 刺激的 HSC-T6 ERK1/2 磷酸化水平和COX-2 表达的影响及Pae 的作用第69-71页
            3.4 rrPDGF-BB 刺激的HSC-T6 G 蛋白-AC-cAMP 通路的变化及Pae 的作用第71-79页
                3.4.1 rrPDGF-BB 刺激的HSC-T6 G 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第71-73页
                3.4.2 rrPDGF-BB 刺激的HSC-T6 cAMP 水平的变化第73-74页
                3.4.3 Pae 对rrPDGF-BB 刺激的HSC-T6 G 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4-76页
                3.4.4 Pae 对rrPDGF-BB 刺激的HSC-T6 cAMP 水平的影响第76-77页
                3.4.5 rrPDGF-BB 诱导HSC-T6 G 蛋白-AC-cAMP 的变化与增殖反应的关系第77-79页
            3.5 rrPDGF-BB 刺激的HSC-T6 Gi 蛋白-AC-cAMP 通路与ERK1/2通路的关系第79-82页
                3.5.1 PT 对 rrPDGF-BB 刺激的 HSC-T6 ERK1/2 通路的影响第79-80页
                3.5.2 U0126 对 rrPDGF-BB 刺激的 HSC-T6 Gαi 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0-81页
                3.5.3 U0126 对rrPDGF-BB 刺激的HSC-T6 cAMP 水平和PKA 活性的影响第81-82页
        4 小结第82-84页
三、讨论第84-97页
四、结论第97-98页
五、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工作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1页
附录第111-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综述:肝星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可能的药物作用新靶点第116-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核方法的模糊模型辨识研究
下一篇: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