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诱惑侦查的含义与类型 | 第10-16页 | 
| 一、诱惑侦查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 二、诱惑侦查与警察圈套的区别 | 第11-13页 | 
| 三、诱惑侦查的类型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国外的诱惑侦查理论与实践之比较考察 | 第16-27页 | 
| 一、美国 | 第16-21页 | 
| (一) 主观标准说 | 第17页 | 
| (二) 客观标准说 | 第17-18页 | 
| (三) 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之争 | 第18-19页 | 
| (四) 警察圈套与正当程序分析 | 第19-20页 | 
| (五) Jacobson v.United States案的观点 | 第20-21页 | 
| 二、欧洲 | 第21-24页 | 
| (一) 德国 | 第21-22页 | 
| (二) 法国 | 第22-23页 | 
| (三) 瑞士 | 第23-24页 | 
| 三、日本 | 第24-26页 | 
| (一) 日本的法律 | 第24页 | 
| (二) 日本规制诱惑侦查的学说 | 第24-26页 | 
| 四、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诱惑侦查的理性分析 | 第27-37页 | 
| 一、诱惑侦查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27-30页 | 
| (一)、诱惑侦查的优势 | 第27-28页 | 
| (二)、诱惑侦查的局限性 | 第28-30页 | 
| 二、诱惑侦查正当与否的界限 | 第30-33页 | 
| (一) 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本质上的一致性 | 第30-31页 | 
| (二) 市场标准的提出 | 第31-33页 | 
| 三、诱惑侦查的后果分析 | 第33-37页 | 
| (一)、合法诱惑侦查的后果 | 第33页 | 
| (二)、违法诱惑侦查的后果 | 第33-37页 | 
| 第四章 诱惑侦查在我国的现状与规制构想 | 第37-43页 | 
| 一、我国关于诱惑侦查的立法现状 | 第37-38页 | 
| 二、规制诱惑侦查的立法构想 | 第38-43页 | 
| (一) 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 | 第38-39页 | 
| (二) 诱惑侦查的适用条件 | 第39-40页 | 
| (三) 诱惑侦查的适用对象 | 第40-41页 | 
| (四) 诱惑侦查主体行为的法律限制 | 第41-42页 | 
| (五) 诱惑侦查的审批程序 | 第42-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