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1.2.1 物流与物流产业 | 第10-11页 |
1.2.2 欧美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产业 | 第11-12页 |
1.2.3 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2-13页 |
1.2.4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13-15页 |
1.2.5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2 公司战略理论综述 | 第17-27页 |
2.1 供应链管理 | 第17-18页 |
2.2 第三方物流的战略联盟 | 第18-20页 |
2.3 公司发展战略--增长型战略理论 | 第20-24页 |
2.3.1 横向一体化战略 | 第21-22页 |
2.3.2 纵向一体化战略 | 第22-24页 |
2.4 交易费用经济学 | 第24-25页 |
2.5 并购战略 | 第25-27页 |
3 HLC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7-42页 |
3.1 液氨及其运输介绍 | 第27-31页 |
3.1.1 液氨的特点 | 第27-28页 |
3.1.2 液氨运输方式 | 第28页 |
3.1.3 铁路液氨罐车的结构及其使用管理 | 第28-30页 |
3.1.4 液氨铁路运输中转站介绍 | 第30-31页 |
3.2 液氨供需市场分析 | 第31-35页 |
3.2.1 液氨生产情况 | 第31-32页 |
3.2.2 液氨需求情况 | 第32-33页 |
3.2.3 液氨市场分析 | 第33-35页 |
3.3 HLC成立的行业背景 | 第35-37页 |
3.3.1 传统液氨运输组织方式 | 第35页 |
3.3.2 第二方物流企业在中国化工工业的出现 | 第35-37页 |
3.4 HLC的五种力量模型分析 | 第37-42页 |
3.4.1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 第38-39页 |
3.4.2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9页 |
3.4.3 替代运输的威胁 | 第39-40页 |
3.4.4 液氨运输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 | 第40-41页 |
3.4.5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 第41-42页 |
4 HLC资源和能力分析 | 第42-53页 |
4.1 HLC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 第42-44页 |
4.2 HLC现行战略运行情况分析 | 第44-47页 |
4.2.1 实施集中型战略,抢占液氨运输市场先机 | 第44-46页 |
4.2.2 现行战略运行中的组织结构 | 第46-47页 |
4.3 HLC液氨价值链分析 | 第47-49页 |
4.3.1 铁路液氨运输的流程 | 第47-48页 |
4.3.2 HLC液氨价值链和VRIO分析 | 第48-49页 |
4.4 HLC的现有资源和能力 | 第49-51页 |
4.4.1 公司资源分析 | 第49-50页 |
4.4.2 HLC优劣势的具体表现 | 第50-51页 |
4.5 HLC保持相对垄断地位的进入障碍分析 | 第51-53页 |
5 HLC的发展战略 | 第53-71页 |
5.1 公司基本发展战略 | 第53-54页 |
5.2 HLC发展战略的提出 | 第54-58页 |
5.2.1 HLC主营业务--液氨运输的SWOT分析 | 第55页 |
5.2.2 案例分析 | 第55-56页 |
5.2.3 HLC发展战略的确定 | 第56-58页 |
5.3 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前提 | 第58-59页 |
5.3.1 横向兼并昆明宏化 | 第58页 |
5.3.2 消除诚信货代公司的进入威胁 | 第58-59页 |
5.3.3 加强国际合作 | 第59页 |
5.4 HLC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内容 | 第59-65页 |
5.4.1 后向一体化战略--液氨的生产和采购 | 第59-63页 |
5.4.2 前向一体化战略--液氨的营销 | 第63-65页 |
5.5 保证战略实施的工作环节 | 第65-69页 |
5.5.1 完成HLC的资产重组,扩大公司规模 | 第65页 |
5.5.2 运输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 | 第65-66页 |
5.5.3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 第66-67页 |
5.5.4 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的变革 | 第67-69页 |
5.6 HLC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69-71页 |
5.6.1 资金方面的问题 | 第69-70页 |
5.6.2 液氨运输和生产的安全问题 | 第70-71页 |
6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