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陇南电网概述 | 第10-11页 |
| 1.2 研究陇南电网无功电压综合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1.3 无功补偿的作用 | 第11-12页 |
| 1.4 无功电压综合控制及实施方案的研究 | 第12-14页 |
| 1.4.1 电压、无功分区优化控制 | 第12-13页 |
| 1.4.2 控制原则和控制方案 | 第13-14页 |
| 1.5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2 陇南电网现状及发展以及潮流分析 | 第16-38页 |
| 2.1 陇南地区电网现状 | 第16-17页 |
| 2.2 陇南地区110kV电网规划及发展 | 第17页 |
| 2.3 陇南地区负荷发展 | 第17-19页 |
| 2.4 电力平衡 | 第19页 |
| 2.5 陇南地区220kV及330kV电网规划及发展 | 第19页 |
| 2.6 变电所及线路参数 | 第19-22页 |
| 2.6.1 变电所部分 | 第19-22页 |
| 2.6.2 线路部分 | 第22页 |
| 2.7 潮流分析、计算及母线电压计算 | 第22-29页 |
| 2.7.1 统计潮流分析(未计入线路充电无功) | 第24-27页 |
| 2.7.2 潮流计算(计入线路充电无功后) | 第27页 |
| 2.7.3 母线电压计算 | 第27-29页 |
| 2.8 主变变比选择 | 第29-35页 |
| 2.8.1 选择不同分接头 | 第29-35页 |
| 2.8.2 成县变220/110/10kV变压器变比选择 | 第35页 |
| 2.9 110kV变电站110kV母线电压计算及控制 | 第35-36页 |
| 2.10 本章小节 | 第36-38页 |
| 3 综合控制规则制定 | 第38-108页 |
| 3.1 2005年夏小方式 | 第38-51页 |
| 3.2 2005年冬大方式 | 第51-63页 |
| 3.3 2010年夏小方式 | 第63-78页 |
| 3.4 2010年冬大方式 | 第78-94页 |
| 3.5 控制方式总结 | 第94-106页 |
| 3.6 本章小节 | 第106-108页 |
| 4 总结 | 第108-110页 |
| 4.1 主要结论 | 第108-109页 |
| 4.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