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坡地不同利用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干旱河谷土壤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干旱土壤养分亏缺的原因分析 | 第10-11页 |
| ·干旱河谷土壤分布规律 | 第11-12页 |
| ·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5-17页 |
|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5页 |
| ·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影响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7-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地选择 | 第20-22页 |
| ·实验设计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调查取样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第24页 |
| ·室内分析 | 第24-26页 |
|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4页 |
|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第24-25页 |
| ·土壤微生物碳氮的测定 | 第25-26页 |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 第3章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物理性质 | 第27-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容重 | 第28-29页 |
|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持水状况 | 第29-30页 |
|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孔隙状况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化学性质 | 第34-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51页 |
| ·土壤pH 值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 ·土壤中碳素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土壤有机质的比较及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 ·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较及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 ·土壤微生物碳的比较及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土壤中氮素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 ·四种土地利用模式中全氮素含量变化规律 | 第40-42页 |
| ·四个土地利用模式中无机氮含量变化规律 | 第42-44页 |
| ·四个土壤利用模式中微生物氮含量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 ·四个土壤利用模式中碱解氮含量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土壤中磷、钾素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 ·全磷、全钾的变化规律 | 第47-49页 |
| ·有效磷、速效钾的变化规律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讨论与结语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