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该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该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第15-25页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15-16页 |
2.将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16-17页 |
3.理论必须从实践中来,实践必须以理论为指导 | 第17-18页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了思想底蕴 | 第18-20页 |
1.辨识“名实”关系,强调名实相符 | 第18-19页 |
2.注重“格物致知”,提倡“知行合一” | 第19-20页 |
3.提出“实事求是”,倡导务实学风 | 第20页 |
(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实践经验 | 第20-25页 |
1.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形势变换,灵活调整革命斗争方式 | 第20-22页 |
2.列宁从实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 | 第22-23页 |
3.苏俄基于本国国情,采用“迂回”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 | 第23-25页 |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及实施成效 | 第25-33页 |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 第25-28页 |
1.《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早期探索 | 第25-26页 |
2.《实践论》与《矛盾论》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论证 | 第26-27页 |
3.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式确立 | 第27-28页 |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施成效 | 第28-33页 |
1.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第29-30页 |
2.顺利进行“三大改造”,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第30-31页 |
3.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第31-33页 |
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践行中的失误与原因 | 第33-42页 |
(一)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出现的失误 | 第33-37页 |
1.过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扩大化 | 第33-34页 |
2.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脱离国情,急躁冒进 | 第34-36页 |
3.错误判断政治形势,引发政治动荡 | 第36-37页 |
(二)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失误的主要原因 | 第37-42页 |
1.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夸大 | 第37-38页 |
2.政治体制的缺陷 | 第38-39页 |
3.阶级斗争思想的盲目坚持 | 第39-40页 |
4.国际因素的影响 | 第40-42页 |
四、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 | 第42-49页 |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第42-46页 |
1.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 | 第42-43页 |
2.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43-44页 |
3.科学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第44-46页 |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 第46-49页 |
1.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 第46-47页 |
2.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实干兴邦之风 | 第47-49页 |
五、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发展的总结思考 | 第49-54页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的事业成功与否的“生命线” | 第49-50页 |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贵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 第50-51页 |
(三)着力营造有利于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政治环境 | 第51-53页 |
(四)奉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方式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