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的方法与范围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1.3.2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村干部的界定及延边地区村干部职务犯罪现状特征 | 第13-21页 |
| 2.1 村干部的界定 | 第13-14页 |
| 2.2 延边地区村干部职务犯罪现状 | 第14-16页 |
| 2.2.1 近五年延边地区村干部职务犯罪趋势 | 第14-15页 |
| 2.2.2 延边地区各县市村干部职务犯罪数量统计 | 第15-16页 |
| 2.3 延边地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征 | 第16-21页 |
| 2.3.1 从2011年起逐年上升,至2014年有所回落 | 第16-17页 |
| 2.3.2 以贪污罪为主,挪用国家专项资金现象严重 | 第17-19页 |
| 2.3.3 犯罪主体受教育程度低,且年龄偏大 | 第19-20页 |
| 2.3.4 共同犯罪及窝案现象明显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延边地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 3.1 区域性经济迅速崛起及受地区刑事政策影响 | 第21-22页 |
| 3.2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22-24页 |
| 3.2.1 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 第22-23页 |
| 3.2.2 权利监督力度匮乏 | 第23-24页 |
| 3.3 法律宣传不足,且法律意识缺失 | 第24-25页 |
| 3.4 “利益”趋同诱发窝案现象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延边地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 | 第27-34页 |
| 4.1 转变农村发展战略,摆脱“卖地为生” | 第27-28页 |
| 4.2 强化责任监督机制 | 第28-30页 |
| 4.2.1 村干部选举应着眼于“造血”,而不是“输血” | 第28-29页 |
| 4.2.2 加大普及农村财务电算机制 | 第29-30页 |
| 4.3 加强法律宣传,强化村干部工作责任制 | 第30-31页 |
| 4.3.1 让法与道德贴近村干部生活 | 第30-31页 |
| 4.3.2 强化村干部工作责任制 | 第31页 |
| 4.4 健全司法监管措施 | 第31-34页 |
| 4.4.1 村干部身份司法定性 | 第32-33页 |
| 4.4.2 村干部二次财务备案制度 | 第33-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