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云计算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1.2.1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2.2 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公有云中的用户隐私保护 | 第13-18页 |
2.1 公有云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3-15页 |
2.2 公有云中用户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2.3 公有云中针对服务提供商研究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4 公有云中针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隐私保护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针对服务提供商的用户隐私保护的思路 | 第18-30页 |
3.1 针对服务提供商保护用户隐私的相关理论和假设 | 第18-21页 |
3.1.1 信息泄露的条件分析 | 第18-19页 |
3.1.2 各服务提供商本身的可信赖程度 | 第19-21页 |
3.1.3 隐私泄露难度与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 | 第21页 |
3.2 通过层次和组件分离保护用户隐私 | 第21-24页 |
3.3 PaaS层与SaaS层分离的用户隐私保护 | 第24-25页 |
3.4 PaaS层和SaaS层分离保护用户隐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25-27页 |
3.5 其它可行的隐私保护方式 | 第27-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针对服务提供商的用户隐私保护方案 | 第30-40页 |
4.1 隐私保护方案的设计目标 | 第30页 |
4.2 隐私保护方案涉及的参与对象 | 第30-32页 |
4.3 隐私保护方案的内容 | 第32-39页 |
4.3.1 对服务提供商和用户的规范 | 第32-34页 |
4.3.2 数据交互过程 | 第34-36页 |
4.3.3 数据加密处理 | 第36-37页 |
4.3.4 PS分离隐私保护方案的数据流动模型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PS分离隐私保护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40-53页 |
5.1 数据流动模型安全性分析 | 第40-42页 |
5.1.1 规范被遵守的情况下的安全性 | 第40-42页 |
5.1.2 规范被遵守的可能性 | 第42页 |
5.2 实验分析 | 第42-49页 |
5.2.1 实验框架设计 | 第43-44页 |
5.2.2 用户登录 | 第44-45页 |
5.2.3 软件发布 | 第45-46页 |
5.2.4 软件订阅和使用 | 第46-49页 |
5.3 案例分析 | 第49-52页 |
5.3.1 不采用PS分离隐私保护方案的情况 | 第50-51页 |
5.3.2 采用PS分离隐私保护方案的情况 | 第51-52页 |
5.3.3 案例结论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