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7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27-2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32-70页 |
2.1 涉及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与分析 | 第32-38页 |
2.1.1 新制度经济理论及其分析借鉴 | 第32-35页 |
2.1.2 政府管制理论及其分析 | 第35-37页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分析 | 第37-38页 |
2.2 对收费公路产业理论的再认识 | 第38-57页 |
2.2.1 收费公路产业的内涵 | 第38-39页 |
2.2.2 收费公路产业属性的再认识 | 第39-44页 |
2.2.3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 | 第44-57页 |
2.3 两大公路体系与收费公路产业发展 | 第57-66页 |
2.3.1 国家两大公路体系架构 | 第57-59页 |
2.3.2 收费公路体系 | 第59-60页 |
2.3.3 收费公路发展历程 | 第60-66页 |
2.4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及分析 | 第66-68页 |
2.4.1 政府职能 | 第66-67页 |
2.4.2 政府职能转变 | 第67-68页 |
2.4.3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 | 第6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三章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作用评价 | 第70-108页 |
3.1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 | 第70-85页 |
3.1.1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方法 | 第70-75页 |
3.1.2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结论 | 第75-80页 |
3.1.3 收费公路政策的再评价 | 第80-85页 |
3.2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市场作用评价 | 第85-98页 |
3.2.1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市场作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86-90页 |
3.2.2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市场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 第90-93页 |
3.2.3 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93-98页 |
3.3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基本关系分析 | 第98-105页 |
3.3.1 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历程 | 第98-100页 |
3.3.2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探索 | 第100-102页 |
3.3.3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关系现状 | 第102-10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四章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与分析 | 第108-132页 |
4.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08-120页 |
4.1.1 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 第108-118页 |
4.1.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8-120页 |
4.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多维困境 | 第120-126页 |
4.2.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轨迹 | 第121-123页 |
4.2.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多维困境及其表现 | 第123-126页 |
4.3 当前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多维困境产生原因探析 | 第126-128页 |
4.3.1 产业内部动力不足 | 第126-127页 |
4.3.2 产业外部压力不充分 | 第127页 |
4.3.3 政府职能转变的长期性 | 第127-128页 |
4.4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要点 | 第128-130页 |
4.4.1 转变政府观念 | 第128页 |
4.4.2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 第128-129页 |
4.4.3 处理好各方利益 | 第129页 |
4.4.4 合理确立政府职能体系 | 第129-130页 |
4.4.5 科学设计职能转变路径 | 第13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五章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的确立 | 第132-169页 |
5.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确立的基本设想 | 第132-134页 |
5.1.1 政府职能体系确立的整体思路 | 第132-133页 |
5.1.2 政府职能体系架构 | 第133-134页 |
5.2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的政府职能体系确立 | 第134-145页 |
5.2.1 对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的再认识 | 第134-139页 |
5.2.2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的政府职能体系 | 第139-145页 |
5.3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绩效的政府职能体系确立 | 第145-160页 |
5.3.1 收费公路产业绩效及其衡量 | 第145-153页 |
5.3.2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绩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 第153-160页 |
5.4 基于收费公路类型的政府职能体系确立 | 第160-167页 |
5.4.1 政府职能在政府还贷公路与经营性公路的差异性分析 | 第160-162页 |
5.4.2 政府还贷公路政府职能体系 | 第162-164页 |
5.4.3 经营性公路政府职能体系 | 第164-1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67-169页 |
第六章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第169-211页 |
6.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目标及路径选择思路 | 第169-171页 |
6.1.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目标 | 第169-171页 |
6.1.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的总体思路 | 第171页 |
6.2 基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第171-180页 |
6.2.1 收费公路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要求 | 第172-176页 |
6.2.2 政府职能转变应置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之中 | 第176-177页 |
6.2.3 基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第177-180页 |
6.3 基于破除产业行政垄断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第180-189页 |
6.3.1 收费公路产业行政垄断及其表现 | 第181-184页 |
6.3.2 收费公路产业行政垄断的危害 | 第184-187页 |
6.3.3 基于破除产业行政垄断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第187-189页 |
6.4 基于推进产业市场化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第189-201页 |
6.4.1 对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的再认识 | 第190-194页 |
6.4.2 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水平界定与指标设计 | 第194-198页 |
6.4.3 基于推进产业市场化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第198-201页 |
6.5 基于收费公路回归公益属性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第201-209页 |
6.5.1 政府财政分配决定收费公路回归公益性强度 | 第201-205页 |
6.5.2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高等级公路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05-206页 |
6.5.3 收费公路公益性回归历程与趋势展望 | 第206-207页 |
6.5.4 基于收费公路公益性回归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第207-20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209-21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11-217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11-214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214-216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216-217页 |
参考文献 | 第217-22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25-226页 |
附录 | 第226-234页 |
致谢 | 第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