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台湾地区档案学术研究的历史进程(上):承袭阶段(1949——1986年) | 第16-31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档案学术研究概况 | 第17-28页 |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 第28-29页 |
第四节 代表性人物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台湾地区档案学术研究的历史阶段(下):“民主化”阶段(1987——至今)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有利条件 | 第31页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档案学术研究概况 | 第31-40页 |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代表性人物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台湾地区档案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 | 第43-49页 |
第一节 将文书学纳入档案学研究范畴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档案管理体制采用集中式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档案管理受到欧美图书馆学的影响 | 第45页 |
第四节 档案法学有所缺失 | 第45-46页 |
第五节 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 | 第46页 |
第六节 较早开展了外文档案的研究 | 第46-47页 |
第七节 档案学元科学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台湾地区与大陆档案学术研究的比较 | 第49-54页 |
第一节 学科体系的构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学科属性的认知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学术团体的建设 | 第51-54页 |
第五章 台湾地区档案学术研究的展望 | 第54-58页 |
第一节 完善档案学学科体系 | 第54页 |
第二节 促进海峡两岸档案学术交流 | 第54-55页 |
第三节 优化档案学教育体系 | 第55-56页 |
第四节 健全各级各类档案学术团体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