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的概述 | 第11-7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12-59页 |
1.2.1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钯催化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12-36页 |
1.2.1.1 芳基化 | 第12-21页 |
1.2.1.2 烷基化 | 第21-24页 |
1.2.1.3 烯基化 | 第24-26页 |
1.2.1.4 炔基化 | 第26-27页 |
1.2.1.5 C-O键的形成 | 第27-31页 |
1.2.1.6 C-N键的形成 | 第31-34页 |
1.2.1.7 其他碳杂键的形成 | 第34-36页 |
1.2.2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镍催化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36-42页 |
1.2.2.1 氧化环化反应 | 第36页 |
1.2.2.2 芳基化 | 第36-37页 |
1.2.2.3 烷基化 | 第37-39页 |
1.2.2.4 烯基化与炔基化 | 第39-40页 |
1.2.2.5 C-N/C-S/C-O键的形成 | 第40-42页 |
1.2.3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铜催化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42-50页 |
1.2.3.1 芳基化 | 第42-43页 |
1.2.3.2 炔基化 | 第43-44页 |
1.2.3.3 C-O键的形成 | 第44-45页 |
1.2.3.4 C-S键的形成 | 第45-46页 |
1.2.3.5 C-N键的形成 | 第46-48页 |
1.2.3.6 其他类型反应 | 第48-50页 |
1.2.4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钴催化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50-53页 |
1.2.5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钌催化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53-54页 |
1.2.6双齿导向基辅助的緒催化碳氧键选择化官能团化 | 第54-56页 |
1.2.7 双齿导向基辅助的铁催化碳氢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56-59页 |
1.3 本章小结及论文主要内容 | 第59-61页 |
1.3.1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1.3.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9页 |
第二章 双齿导向的钯催化的碳氢键烷基化研究 | 第79-93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79-81页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81-82页 |
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第82-83页 |
2.4 合成应用及导向基的脱除 | 第83-84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84-91页 |
2.5.1 测试仪器 | 第84页 |
2.5.2 原料与试剂 | 第84页 |
2.5.3 钯催化的乳酸碳氢键烷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84-85页 |
2.5.4 产物结构表征 | 第85-9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91页 |
2.7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第三章 双齿导向的钯催化的碳氢键芳基化研究 | 第93-108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93-94页 |
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94-95页 |
3.3 底物拓展 | 第95-96页 |
3.4 合成应用及导向基脱除 | 第96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96-104页 |
3.5.1 测试仪器 | 第96-97页 |
3.5.2 原料与试剂 | 第97页 |
3.5.3 钯催化的乳酸碳氢键芳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97页 |
3.5.4 产物结构表征 | 第97-10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4页 |
3.7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第四章 双齿导向的铜催化的sp~2碳氢键羟基化研究 | 第108-126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108页 |
4.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108-109页 |
4.3 反应底物拓展 | 第109-112页 |
4.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112-114页 |
4.5 实验部分 | 第114-122页 |
4.5.1 测试仪器 | 第114页 |
4.5.2 原料与试剂 | 第114页 |
4.5.3 铜催化的sp~2碳氢键羟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114页 |
4.5.4 产物结构表征 | 第114-12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22页 |
4.7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全文总结 | 第126-127页 |
附录一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127-129页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129-13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