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动力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电力工业论文

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器放电机理与除尘特性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8页
    1.1 研究背景第22-23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23-25页
    1.3 高温除尘概况第25-46页
        1.3.1 旋风除尘第25-27页
        1.3.2 过滤式除尘第27-37页
        1.3.3 静电除尘第37-46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46-48页
第二章 高温环境下线管式装置直流放电特性研究第48-77页
    2.1 引言第48-49页
    2.2 试验装置和方法第49-52页
        2.2.1 温度测量和控制第50-51页
        2.2.2 气体介质第51页
        2.2.3 高压电回路第51-52页
        2.2.4 试验流程第5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2-75页
        2.3.1 异极距的影响第52-58页
        2.3.2 气体介质的影响第58-70页
        2.3.3 阴极材料的影响第70-75页
    2.4 本章结论第75-77页
第三章 高温线管式装置直流负电晕放电的解析方法第77-99页
    3.1 引言第77-78页
    3.2 控制方程与求解方法第78-85页
        3.2.1 基本物理过程第78-80页
        3.2.2 电离层第80-82页
        3.2.3 吸附层第82-83页
        3.2.4 漂移区第83-84页
        3.2.5 计算步骤第84-8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5-97页
        3.3.1 试验结果第85-86页
        3.3.2 计算结果第86-97页
    3.4 本章结论第97-99页
第四章 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第99-140页
    4.1 引言第99-100页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第100-107页
        4.2.1 给料子系统与颗粒质量浓度测量装置第101-102页
        4.2.2 温度测量与控制第102-103页
        4.2.3 除尘器本体装置第103-105页
        4.2.4 高电压回路系统第105页
        4.2.5 收尘极上积灰厚度测量装置与方法第105-107页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107-123页
        4.3.1 飞灰颗粒的性质第107-109页
        4.3.2 除尘器内电晕放电特性第109-111页
        4.3.3 除尘性能第111-116页
        4.3.4 运行参数选择第116-118页
        4.3.5 收尘极上积灰特性第118-123页
    4.4 理论分析方法第123-137页
        4.4.1 颗粒受力分析第123-125页
        4.4.2 颗粒的捕集效率第125-129页
        4.4.3 计算流程第129页
        4.4.4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29-137页
    4.5 挑战与局限第137-138页
    4.6 本章结论第138-140页
第五章 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器内反电晕放电研究第140-156页
    5.1 引言第140-141页
    5.2 试验结果第141-150页
        5.2.1 反电晕放电阈值电压第141-143页
        5.2.2 反电晕放电的发展特性第143-149页
        5.2.3 反电晕放电对除尘性能的影响第149-150页
    5.3 讨论与分析第150-155页
    5.4 本章结论第155-15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56-161页
    6.1 全文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第156-159页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59-160页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82页
作者简历第182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82-183页
攻博期间曾获奖励第183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氢氟酸(HF)对二乙烯三胺和乙二胺结构导向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核—壳型TS-1分子筛的可控合成及TS-1分子筛的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