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9-27页 |
1.2.1 以铱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 | 第10-20页 |
1.2.2 以铂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 | 第20-27页 |
第二章 红色磷光喹啉-铂配合物的合成 | 第27-45页 |
2.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28-3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3 高效磷光铂配合物的合成步骤与表征 | 第30-38页 |
2.3.1 3-(8-羟基喹啉)铝(1)的合成 | 第30页 |
2.3.2 3-(5-溴-8-羟基喹啉)铝(2)的合成 | 第30-31页 |
2.3.3 5-溴-8-羟基喹啉(3)的合成 | 第31页 |
2.3.4 5-溴-8-丁氧基喹啉(4)的合成 | 第31-32页 |
2.3.5 8-丁氧基-5-三氟甲基喹啉(5)的合成 | 第32页 |
2.3.6 8-羟基-5-三氟甲基喹啉(6)的合成 | 第32-33页 |
2.3.7 N,N-二苯基对溴苯胺(7)的合成 | 第33页 |
2.3.8 4-N,N-二苯基胺基苯硼酸(8)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9 8-丁氧基-5-(4-二苯胺-苯基)喹啉(9)的合成 | 第34页 |
2.3.10 5-(4-二苯胺-苯基)-8-羟基喹啉(10)的合成 | 第34-35页 |
2.3.11 8-丁氧基-5-对甲基苯基喹啉(11)的合成 | 第35页 |
2.3.12 5-对甲基苯基-8-羟基喹啉(12)的合成 | 第35-36页 |
2.3.13 5-甲基-8-羟基喹啉(13)的合成 | 第36页 |
2.3.14 配合物(a-f)的合成 | 第36-3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2.4.1 8-丁氧基-5-三氟甲基喹啉(5)的合成 | 第38页 |
2.4.2 4-N,N-二苯基胺基苯硼酸(8)的合成 | 第38页 |
2.4.3 8-丁氧基-5-三氟甲基喹啉(5)的合成 | 第38-39页 |
2.4.4 配合物(a.f)的合成 | 第39页 |
2.4.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9-40页 |
2.4.6 溶液状态下的荧光光谱 | 第40-41页 |
2.4.7 固体粉末的荧光光谱 | 第41-42页 |
2.4.8 量子效率的测定 | 第42-43页 |
2.4.9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以芴为骨架的多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45-59页 |
3.1 绿色多金属磷光配合物的合成 | 第45-52页 |
3.1.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46-47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3.1.3 合成步骤 | 第47-52页 |
3.1.4 结果与讨论 | 第52页 |
3.2 蓝色多金属磷光配合物的合成 | 第52-58页 |
3.2.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54-5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3.2.3 合成步骤 | 第55-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一种新型蒽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9-66页 |
4.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60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4.3 合成步骤及表征 | 第61-63页 |
4.3.1 9-蒽硼酸(1)的合成 | 第61页 |
4.3.2 9-(3,5-二溴苯基)-蒽(2)的合成 | 第61-62页 |
4.3.3 N,N-二苯基对溴苯胺(3)的合成 | 第62页 |
4.3.4 4-N,N-二苯基胺基苯硼酸(4)的合成 | 第62-63页 |
4.3.5 9-(3,5-二(4’-N,N-二苯基)胺基)苯基蒽(5)的合成 | 第6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3-66页 |
4.4.1 合成 | 第63-64页 |
4.4.2 化合物2和5的UV-Vis和荧光光谱 | 第64-65页 |
4.4.3 结论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附图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