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设计与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史第8-9页
    1.2 器件的发光机理及发光过程第9-10页
        1.2.1 器件的发光机理第9页
        1.2.2 器件的发光过程第9-10页
    1.3 器件中常用的功能材料及器件结构第10-13页
        1.3.1 电极材料第10页
        1.3.2 空穴注入和电子注入材料第10页
        1.3.3 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材料第10页
        1.3.4 主体材料第10-12页
        1.3.5 常用的器件结构第12-13页
    1.4 本论文中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第13-14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4-16页
        1.5.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第14页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高效蓝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第16-29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16-18页
        2.2.1 实验药品第16-17页
        2.2.2 实验仪器第17-18页
    2.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第18-19页
        2.3.1 ITO衬底的清洗和预处理第18页
        2.3.2 有机材料的蒸镀第18页
        2.3.3 金属材料的蒸镀第18页
        2.3.4 性能测试设备第18-19页
    2.4 蓝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及能级分布第19-20页
    2.5 掺杂浓度对单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第20-22页
    2.6 掺杂浓度对双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第22-24页
    2.7 第一发光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24-27页
    2.8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过渡金属敏化型的绿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第29-52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9-31页
        3.2.1 实验药品第29-30页
        3.2.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3.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第31-32页
        3.3.1 ITO衬底的清洗和预处理第31页
        3.3.2 有机材料的蒸镀第31页
        3.3.3 金属材料的蒸镀第31页
        3.3.4 性能测试设备第31-32页
    3.4 绿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及能级分布第32-33页
    3.5 初步优化单发光层器件的性能第33-36页
        3.5.1 掺杂浓度对单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5.2 发光层厚度对单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3.6 初步优化双发光层器件的性能第36-40页
        3.6.1 掺杂浓度对双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3.6.2 发光层厚度对双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7 敏化剂对器件的性能影响第40-51页
        3.7.1 FK306作为敏化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40-44页
        3.7.2 FIrpic作为敏化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44-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锰离子激活的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下一篇:临床血脂干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