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1.1 氮素吸收与利用相关参数 | 第19-20页 |
1.2 水稻氮肥吸收与利用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 第22-24页 |
1.4 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生理机制 | 第24-27页 |
1.4.1 水稻氮素吸收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24-25页 |
1.4.2 水稻氮素利用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25-26页 |
1.4.3 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相关生理指标 | 第26-27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不同温光条件及精确施氮下水稻群体生长发育特性 | 第29-51页 |
2.1 材料方法 | 第30-38页 |
2.1.1 试验一 温光影响试验 | 第30-32页 |
2.1.2 试验二 穗肥优化试验 | 第32-34页 |
2.1.3 试验三 不同叶龄期精确施氮试验 | 第34-3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2.2.1 试验区气候条件分析 | 第38-39页 |
2.2.2 不同温光条件对沈农265生育期的影响 | 第39-40页 |
2.2.3 不同温光条件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第40-42页 |
2.2.4 不同温光条件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第42-45页 |
2.2.5 不同温光条件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2.2.6 不同温光条件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功能叶SPAD值的影响 | 第46-47页 |
2.2.7 不同温光条件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 讨论 | 第49-51页 |
2.3.1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49页 |
2.3.2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群体特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第三章 不同温光条件及精确施氮下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及产量 | 第51-6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3.1.1 试验一 温光影响试验 | 第51-52页 |
3.1.2 试验二 穗肥优化试验 | 第52页 |
3.1.3 试验三 不同叶龄期精确施氮试验 | 第52-5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3.2.1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特性 | 第53-56页 |
3.2.2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 | 第56-60页 |
3.3 讨论 | 第60-68页 |
3.3.1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第60-62页 |
3.3.2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62-68页 |
第四章 不同温光条件及精确施氮下水稻的穗部发育特性 | 第68-7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4.1.1 试验一 温光影响试验 | 第69页 |
4.1.2 试验二 穗肥优化试验 | 第69-70页 |
4.1.3 试验三 不同叶龄期精确施氮试验 | 第7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4.2.1 不同温光条件对水稻穗部形态建成的影响 | 第70页 |
4.2.2 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穗部形态建成的影响 | 第70-74页 |
4.3 讨论 | 第74-79页 |
4.3.1 温光条件与水稻穗部形态建成的关系 | 第74-75页 |
4.3.2 施氮管理模式与水稻穗部形态建成的关系 | 第75-79页 |
第五章 不同温光条件及精确施氮下氮素吸收转化与生理特性 | 第79-9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5.1.1 试验一 温光影响试验 | 第80-81页 |
5.1.2 试验二 穗肥优化试验 | 第81页 |
5.1.3 试验三 不同叶龄期精确施氮试验 | 第81-8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82-91页 |
5.2.1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82-87页 |
5.2.2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对生育后期剑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87-89页 |
5.2.3 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生育后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第89-91页 |
5.3 讨论 | 第91-94页 |
5.3.1 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剑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91-92页 |
5.3.2 不同温光条件对水稻剑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92页 |
5.3.3 不同穗肥施氮叶龄组合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92-9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94-97页 |
6.1 结论 | 第94-95页 |
6.1.1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下的产量与群体生育特性差异 | 第94页 |
6.1.2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下的氮素吸收与转化效率差异 | 第94-95页 |
6.1.3 不同温光条件及氮肥管理模式下的生理特性差异 | 第95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95页 |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95-96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0-111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