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采掘机械论文--地下采掘机械论文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7-31页
    1.1 课题背景第17-20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20-2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7页
        1.3.1 掘进机受力分析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2 载荷谱分析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3 掘进机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4 机械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现状第26-27页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27-28页
        1.4.1 研究目标第27页
        1.4.2 研究意义第27-28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8-30页
        1.5.1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第29-30页
    1.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2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空间载荷分析第31-59页
    2.1 悬臂式掘进机的结构分析第31-34页
        2.1.1 悬臂式掘进机的结构组成第31-34页
        2.1.2 悬臂式掘进机的工作原理第34页
    2.2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质量属性分析第34-36页
        2.2.1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的实体模型第35页
        2.2.2 掘进机质心位置的求解第35-36页
    2.3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载荷分析第36-41页
        2.3.1 截齿角度转换第37-38页
        2.3.2 截割头载荷与截齿载荷关系第38-41页
    2.4 掘进机关键结构的空间力学模型第41-47页
        2.4.1 动坐标系的建立第42-44页
        2.4.2 截割臂空间力学模型第44-46页
        2.4.3 关键结构空间力学模型第46-47页
    2.5 关键结构空间载荷关系第47-58页
        2.5.1 截割头载荷与截齿位置角关系第47-50页
        2.5.2 截割头载荷变化规律第50-57页
        2.5.3 截割臂与回转台铰接点作用力分析第57-58页
    2.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煤矿井下掘进机工作载荷测取及载荷谱分析第59-91页
    3.1 煤矿井下掘进机工作载荷的测取第59-64页
        3.1.1 井下实测综掘工作面概况第60-61页
        3.1.2 黑匣子和传感器简介第61-62页
        3.1.3 截割臂位姿测取方案第62-63页
        3.1.4 油缸工作油压载荷测取方案第63-64页
    3.2 关键结构驱动油缸工作载荷分析第64-73页
        3.2.1 油缸工作载荷分类第64-65页
        3.2.2 实测数据预处理第65-67页
        3.2.3 回转油缸作用力计算第67-70页
        3.2.4 升降油缸作用力计算第70-73页
    3.3 回转油缸载荷谱分析第73-84页
        3.3.1 雨流计数法第73-74页
        3.3.2 随机载荷历程的统计计数处理第74-80页
        3.3.3 回转油缸载荷谱编制第80-84页
    3.4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驱动油缸载荷生成第84-86页
        3.4.1 蒙特卡罗法第84-85页
        3.4.2 驱动油缸载荷的生成第85-86页
    3.5 掘进机工作过程中截割载荷模拟第86-88页
    3.6 本章小结第88-91页
4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有限元分析第91-121页
    4.1 接触问题有限元法第91-92页
        4.1.1 接触问题概述第91-92页
        4.1.2 接触分类第92页
        4.1.3 接触约束算法第92页
    4.2 数值仿真实验工况的确定第92-94页
    4.3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94-97页
        4.3.1 定义材料属性第94页
        4.3.2 接触设置第94页
        4.3.3 网格的划分第94-96页
        4.3.4 载荷的施加第96-97页
    4.4 关键结构的有限元静态分析第97-112页
        4.4.1 工况一有限元静态结果分析第97-102页
        4.4.2 工况二有限元静态结果分析第102-106页
        4.4.3 工况三有限元静态结果分析第106-111页
        4.4.4 三种工况有限元静态结果对比分析第111-112页
    4.5 关键结构的预应力模态分析第112-118页
        4.5.1 模态分析的目的第112页
        4.5.2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12-113页
        4.5.3 关键结构的模态分析第113-118页
    4.6 回转油缸的疲劳分析第118-119页
        4.6.1 疲劳的分类第118页
        4.6.2 疲劳分析工具第118-119页
        4.6.3 疲劳结果分析第119页
    4.7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5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运动学模型研究第121-143页
    5.1 掘进机关键结构的运动理论分析第121-123页
        5.1.1 关键结构的机构描述及模型假设第121-122页
        5.1.2 关键结构的机构自由度分析第122-123页
    5.2 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坐标系变换第123-126页
        5.2.1 二维空间坐标系第124-125页
        5.2.2 三维空间坐标系第125-126页
    5.3 关键结构的运动学建模第126-133页
        5.3.1 运动位姿关系分析第126-130页
        5.3.2 运动速度关系分析第130-132页
        5.3.3 运动加速度关系分析第132-133页
    5.4 关键结构的运动响应数值求解及运动特性分析第133-141页
        5.4.1 数值计算流程及方法第133-135页
        5.4.2 运动特性分析第135-141页
    5.5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6 悬臂式掘进机关键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第143-165页
    6.1 掘进机关键结构动力学建模第143-149页
        6.1.1 系统的动能第144-147页
        6.1.2 系统的势能第147页
        6.1.3 非保守系统的广义力第147-148页
        6.1.4 关键结构动力学方程第148-149页
    6.2 关键结构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分析第149-152页
        6.2.1 驱动力的协调分配第150-152页
        6.2.2 截割头动力学响应分析第152页
    6.3 关键结构的虚拟样机模型第152-158页
        6.3.1 虚拟样机技术第152-153页
        6.3.2 约束的描述第153页
        6.3.3 模型导入与约束设置第153-155页
        6.3.4 施加截割头载荷第155-157页
        6.3.5 添加驱动函数第157-158页
    6.4 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第158-164页
        6.4.1 非冗余和冗余驱动仿真分析第159-161页
        6.4.2 截割头回转中心仿真分析第161-162页
        6.4.3 回转台回转中心作用力分析第162-164页
    6.5 本章小结第164-16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65-169页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165-167页
    7.2 论文的创新点第167页
    7.3 展望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1页
致谢第181-183页
作者简介第183-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TI介质方位AVO正演
下一篇:煤矿充水含水层富水规律与分区评价及疏降水量动态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