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15页 |
中文摘要 | 第15-18页 |
ABSTRACT | 第18-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1-51页 |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21-39页 |
1.1 介孔硅凝血材料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2 凝血通路研究 | 第30-38页 |
1.3 相关研究展望 | 第38-39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9-40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39-40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40页 |
3.1 介孔硅制备及其凝血性能研究 | 第40页 |
3.2 烷基化壳聚糖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0页 |
3.3 介孔硅-烷基化壳聚糖复合快速止血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0页 |
4 研究技术路线与实验进度安排 | 第40-41页 |
4.1 研究的实验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4.2 实验进度安排 | 第41页 |
5 课题创新点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1页 |
第2章 介孔硅制备及其凝血性能研究 | 第51-73页 |
1 引言 | 第51-5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8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2-5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3-58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3.1 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及理化表征 | 第58-62页 |
3.2 体外凝血性能检测 | 第62-65页 |
3.3 生物相容性相关分析 | 第65-68页 |
3.4 兔股动脉止血实验 | 第68-6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第3章 烷基化壳聚糖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73-93页 |
1 引言 | 第73-7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4-79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75-79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9-89页 |
3.1 烷基化壳聚糖结构表征 | 第79-82页 |
3.2 AC细胞毒性分析 | 第82-84页 |
3.3 AC凝血性质分析 | 第84-86页 |
3.4 血小板活化状态检测 | 第86-88页 |
3.5 红细胞黏附检测 | 第88-89页 |
3.6 AC促凝机理猜想 | 第8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4章 介孔硅-烷基化壳聚糖复合快速止血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93-127页 |
1 引言 | 第9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3-103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93-9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95-103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3-123页 |
3.1 MSN15+60 和AC制备及理化表征 | 第103-106页 |
3.2 介孔硅-烷基化壳聚糖复合形态研究 | 第106-108页 |
3.3 MSN-GACS制备及理化分析 | 第108-113页 |
3.4 体外凝血性能分析 | 第113-117页 |
3.5 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117-118页 |
3.6 体内止血实验及毒性分析 | 第118-12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1 全文总结 | 第127-128页 |
2 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128-129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著 | 第129-131页 |
作者简历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