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导论 | 第16-5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理论及政策意义 | 第20-2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0-2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23-50页 |
一、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二、关于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三、关于国际证券监管冲突、监管协调与合作的文献综述 | 第28-37页 |
四、关于多边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文献综述 | 第37-40页 |
五、关于双边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文献综述 | 第40-42页 |
六、关于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适用的文献综述 | 第42-46页 |
七、关于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46-49页 |
八、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50-5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51-52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52-53页 |
第一章 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内涵、优势及实践 | 第53-88页 |
第一节 证券监管与国际证券监管的核心概念 | 第53-58页 |
一、证券监管的内涵、范围及目标 | 第53-56页 |
二、国际证券监管的核心问题及范围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内涵与制度体系 | 第58-68页 |
一、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概念与特征 | 第58-64页 |
二、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主要制度规范 | 第64-66页 |
三、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制度体系 | 第66-68页 |
第三节 相互认可制度在解决管辖权冲突中的比较优势 | 第68-81页 |
一、国际证券监管管辖权冲突 | 第68-69页 |
二、其他管辖权冲突的解决途径 | 第69-75页 |
三、相互认可与其他解决途径的比较及优势 | 第75-81页 |
第四节 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实践 | 第81-88页 |
一、国际证券监管选择相互认可制度的成本考量 | 第81-83页 |
二、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制度实践 | 第83-88页 |
第二章 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中的不确定性及制度保障 | 第88-112页 |
第一节 证券监管相互认可构建中的不确定性及制度保障 | 第89-102页 |
一、相互认可制度构建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第89页 |
二、多边相互认可制度构建中的保障措施 | 第89-98页 |
三、双边相互认可制度构建中的保障措施 | 第98-102页 |
第二节 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维持中的不确定性及制度保障 | 第102-107页 |
一、相互认可制度维持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第102页 |
二、多边相互认可制度维持中的保障措施 | 第102-106页 |
三、双边相互认可制度维持中的保障措施 | 第106-107页 |
第三节 证券监管相互认可退出中的不确定性及制度保障 | 第107-112页 |
一、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中的退出规则与程序 | 第107-108页 |
二、英国脱欧对相互认可制度造成的不确定性及制度保障 | 第108-112页 |
第三章 跨境发行监管的相互认可制度——以信息披露监管为例 | 第112-138页 |
第一节 跨境证券发行中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 | 第113-117页 |
一、跨境证券的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 | 第113-114页 |
二、组织法与行为法之间界限模糊 | 第114-116页 |
三、跨境发行中信息披露监管的冲突问题 | 第116-117页 |
第二节 跨境发行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发展历程及适用情况 | 第117-127页 |
一、美加双边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设立基础及适用情况 | 第118-121页 |
二、欧盟多边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发展历程及适用情况 | 第121-127页 |
第三节 跨境发行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27-132页 |
一、美加双边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主要内容 | 第127-129页 |
二、欧盟多边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主要内容 | 第129-132页 |
第四节 跨境发行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效果评析 | 第132-138页 |
一、美加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效果评析 | 第132-133页 |
二、欧盟信息披露监管相互认可的缺陷及对策 | 第133-138页 |
第四章 跨境证券服务监管的相互认可制度——以投资银行监管为例 | 第138-183页 |
第一节 跨境证券服务监管相互认可的发展 | 第139-152页 |
一、跨境证券服务监管的特征及规则设置 | 第140-143页 |
二、WTO证券服务自由化与审慎监管的框架 | 第143-145页 |
三、欧盟跨境证券服务监管中的相互认可制度 | 第145-151页 |
四、美澳跨境证券服务监管的相互认可制度 | 第151-152页 |
第二节 投资银行跨境服务监管的相互认可制度 | 第152-174页 |
一、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风险及监管制度 | 第153-157页 |
二、欧盟投资银行监管相互认可的适用情况 | 第157-168页 |
三、欧盟投资银行监管相互认可的主要内容 | 第168-174页 |
第三节 投资银行监管相互认可的评价与后危机时代的挑战 | 第174-183页 |
一、相互认可制度难以实现证券服务自由化及其原因 | 第175-178页 |
二、后危机时代投资银行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挑战与变革 | 第178-183页 |
第五章 跨境证券交易监管中的相互认可制度——以金融衍生品监管为例 | 第183-213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风险与中央对手方清算监管 | 第184-189页 |
一、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 第184-186页 |
二、衍生品引发金融危机的路径分析 | 第186-187页 |
三、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功能 | 第187-189页 |
第二节 国际衍生品监管的改革及统一化监管路径的困境 | 第189-194页 |
一、G20及其他国际组织协调衍生品监管改革的进程 | 第189-191页 |
二、国际衍生品监管框架的可选模式 | 第191-192页 |
三、中央对手方监管国际统一化路径下的问题 | 第192-194页 |
第三节 美欧衍生品监管的立法措施及域外管辖权的矛盾 | 第194-204页 |
一、美欧中央对手方清算的监管措施 | 第194-200页 |
二、衍生品监管国民待遇模式中域外管辖权的矛盾 | 第200-202页 |
三、美国监管机构的政策变通及美欧之间的协调 | 第202-204页 |
第四节 衍生品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争论及完善路径 | 第204-213页 |
一、衍生品监管相互认可制度及其优势 | 第204-205页 |
二、衍生品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挑战 | 第205-207页 |
三、衍生品交易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 第207-213页 |
结论:总结与展望 | 第213-224页 |
一、总结 | 第213-218页 |
二、展望 | 第218-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24-248页 |
附录 | 第248-250页 |
致谢 | 第250-25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51-2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