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3-16页 |
1.2.1 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关于财政支出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9页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3E”绩效评价理论 | 第20页 |
2.4 当前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20-22页 |
2.4.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20-21页 |
2.4.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1页 |
2.4.3 平衡计分卡法 | 第21-22页 |
3 江西省11地级市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22-25页 |
3.1 江西省11地级市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现状 | 第22-24页 |
3.1.1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绝对规模 | 第22-23页 |
3.1.2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相对规模 | 第23-24页 |
3.2 江西省11地级市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3.2.1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的特点 | 第24页 |
3.2.2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4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第25-32页 |
4.1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特点 | 第25页 |
4.1.1 投入与产出的不完全对应性 | 第25页 |
4.1.2 绩效评价的过程性 | 第25页 |
4.2 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5-26页 |
4.3 DEA模型适用性及构建过程 | 第26-29页 |
4.3.1 DEA简介 | 第26-27页 |
4.3.2 2BC模型与Malmquis指数的在科技绩效评价中的优势 | 第27页 |
4.3.3 模型构建 | 第27-29页 |
4.4 绩效评价模型指标设计与选择 | 第29-32页 |
4.4.1 绩效评价模型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29-30页 |
4.4.2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0-32页 |
5 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11地级市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绩效测算 | 第32-41页 |
5.1 江西省11地级市静态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相对效率的测算 | 第32-34页 |
5.1.1 财政支出相对效率的测算 | 第32-33页 |
5.1.2 江西省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分析 | 第33-34页 |
5.2 江西省11地级市动态科学技术财政支出相对效率的测算 | 第34-35页 |
5.2.1 财政支出相对效率的测算 | 第34-35页 |
5.2.2 2011-2015 年11地级市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分析 | 第35页 |
5.3 江西省11设区市 2011-2015 年科学技术财政支出Malmqust指数及其构成 | 第35-37页 |
5.4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第37-41页 |
5.4.1 评估的基本事项 | 第37页 |
5.4.2 评估技术说明 | 第37-39页 |
5.4.3 绩效测算结果 | 第39-41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6.1.1 江西省各地区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总体效率不高 | 第41页 |
6.1.2 各地区财政支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各不相同 | 第41-42页 |
6.1.3 技术进步不足是导致各地区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 第42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6.2.1 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效率情况,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 | 第42页 |
6.2.2 加强管理,优化科技财政投入与产出水平 | 第42-43页 |
6.2.3 重视技术进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