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乙酸正丁酯 | 第15-18页 |
1.1.1 乙酸正丁酯的性质及用途 | 第15-16页 |
1.1.2 酸正丁酯生产现状 | 第16-18页 |
1.2 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1.2.1 无机盐催化剂 | 第18页 |
1.2.2 杂多酸(盐)催化剂 | 第18-19页 |
1.2.3 磺酸类催化剂 | 第19页 |
1.2.4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第19页 |
1.2.5 分子筛催化剂 | 第19-20页 |
1.2.6 离子液体催化剂 | 第20页 |
1.2.7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催化剂 | 第20-24页 |
1.2.7.1 树脂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 第20-22页 |
1.2.7.2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催化剂的优点 | 第22页 |
1.2.7.3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的结构与催化作用 | 第22-23页 |
1.2.7.4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的改性 | 第23-24页 |
1.3 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工艺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1.3.1 浓硫酸催化剂间歇法 | 第24页 |
1.3.2 浓硫酸催化剂连续法 | 第24-25页 |
1.3.3 固体酸催化剂连续反应精馏法 | 第25-29页 |
1.3.3.1 反应精馏 | 第25-26页 |
1.3.3.2 反应精馏塔 | 第26页 |
1.3.3.3 催化剂及其装填方式 | 第26-2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9-3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改性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45页 |
2.1 制备改性树脂催化剂树脂种类的选择 | 第31-35页 |
2.1.1 主要原料及化学药品 | 第31-32页 |
2.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2页 |
2.1.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32-33页 |
2.1.4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3页 |
2.1.5 树脂种类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33-35页 |
2.2 改性树脂的制备 | 第35-39页 |
2.2.1 改性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2.2.1.1 改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1.2 改性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2.2.1.3 SnCl_4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2 催化剂制备过程洗涤方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2.2.3 酯化反应中分水对催化结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2.2.4 不同种类改性树脂的催化效果 | 第39页 |
2.3 改性树脂的表征结果 | 第39-42页 |
2.3.1 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 | 第39-40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2页 |
2.4 金属离子对树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改性树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工艺条件研究 | 第45-57页 |
3.1 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原理 | 第45-46页 |
3.2 酯化反应机理 | 第46-47页 |
3.3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3.4 实验装置 | 第47-48页 |
3.5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3.6.1 单因素试验 | 第48-52页 |
3.6.1.1 正丁醇和乙酸的投料摩尔比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 第49页 |
3.6.1.2 反应温度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6.1.3 反应时间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1.4 催化剂用量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2 正交试验 | 第52-53页 |
3.6.3 D001-CC-SnCl_4树脂和D001-CC树脂催化活性的比较 | 第53页 |
3.6.4 改性树脂催化剂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酯化反应结果的对比 | 第53-54页 |
3.7 产物分析 | 第54-5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改性树脂催化反应精馏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研究 | 第57-63页 |
4.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58页 |
4.2 实验装置 | 第58页 |
4.3 实验流程 | 第58-59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4.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9-61页 |
4.5.1 醇酸比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1页 |
4.6 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5.2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