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能人治村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庄河市能人治村现象与积极效应 | 第17-29页 |
2.1 概念及评价标准 | 第17页 |
2.2 庄河市能人治村现象概述 | 第17-25页 |
2.2.1 社会能人治村 | 第18-21页 |
2.2.2 济能人治村 | 第21-25页 |
2.3 庄河市能人治村的积极效应 | 第25-29页 |
2.3.1 能人治村的经济效应 | 第25-27页 |
2.3.2 能人治村的政治效应 | 第27-29页 |
3 庄河市能人治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3.1 庄河市能人治村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1.1 能人村官选举不规范 | 第29页 |
3.1.2 能人村官的理论知识水平尚有欠缺 | 第29-30页 |
3.1.3 少数人投机获取个人利益 | 第30页 |
3.1.4 个人事务与村务之间存在矛盾 | 第30-31页 |
3.1.5 有的“能人”主政之后成为“村霸” | 第31页 |
3.2 庄河市能人治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3.2.1 村民政治责任意识淡薄 | 第31-32页 |
3.2.2 对能人村官权力的监督不力 | 第32-33页 |
3.2.3 村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4 庄河市能人治村方案设计 | 第34-38页 |
4.1 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 | 第34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34页 |
4.1.2 指导原则 | 第34页 |
4.2 方案设计 | 第34-38页 |
4.2.1 完善能人治村的选贤任能机制 | 第34-36页 |
4.2.2 加强能人治村的管理考核和民主监督 | 第36-37页 |
4.2.3 协调能人治村与基层组织的关系 | 第37-38页 |
5 规范庄河市能人治村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38-43页 |
5.1 加强对能人治村行为的领导和规范 | 第38-39页 |
5.1.1 加强县乡村党组织的领导 | 第38页 |
5.1.2 加强能人的民主素质和参政能力 | 第38-39页 |
5.1.3 形成能人民主型的价值取向 | 第39页 |
5.2 健全村级选举的选贤任能机制 | 第39-40页 |
5.2.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 第39页 |
5.2.2 处理好两委之间关系 | 第39-40页 |
5.3 多措并举强化能人综合素质 | 第40-41页 |
5.3.1 注重培养强能人 | 第40页 |
5.3.2 典型示范促能人 | 第40页 |
5.3.3 激励关怀帮能人 | 第40-41页 |
5.4 加强能人治村的民主监督 | 第41-43页 |
5.4.1 培育农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 第41页 |
5.4.2 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民主监督和制约功能 | 第41页 |
5.4.3 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