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图像感兴趣区域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图像数据处理概述 | 第9-11页 |
1.2 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1.3 数据压缩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关于JPEG2000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现有的ROI提取算法 | 第15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1.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2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页 |
2 系统总体结构及实现方法 | 第16-23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课题的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3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7-19页 |
2.3.1 系统总体结构流程 | 第17-18页 |
2.3.2 主要模块的功能说明及实现方法 | 第18-19页 |
2.4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第19-20页 |
2.5 多线程编程 | 第20-23页 |
2.5.1 Win32 API下的多线程编程 | 第20-21页 |
2.5.2 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 | 第21-23页 |
3 JPEG2000压缩标准 | 第23-31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JPEG2000标准介绍 | 第23-24页 |
3.3 JPEG2000特点 | 第24-25页 |
3.4 JPEG2000的主要目标 | 第25-26页 |
3.5 JPEG2000的原理与技术 | 第26-27页 |
3.6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系统 | 第27-31页 |
3.6.1 DC电平位移 | 第29页 |
3.6.2 分量变换 | 第29页 |
3.6.3 小波变换 | 第29-31页 |
3.6.4 量化 | 第31页 |
3.6.5 熵编码 | 第31页 |
4 ROI技术 | 第31-35页 |
4.1 引言 | 第31-32页 |
4.2 JPEG2000中的感兴趣区域编码算法 | 第32页 |
4.3 MAXSHIFT算法 | 第32-35页 |
4.3.1 算法描述 | 第32-33页 |
4.3.2 Maxshift算法的特性 | 第33-34页 |
4.3.3 计算感兴趣区域掩模 | 第34-35页 |
5 图像分割 | 第35-46页 |
5.1 引言 | 第35页 |
5.2 彩色图像分割 | 第35-41页 |
5.2.1 模糊聚类 | 第36页 |
5.2.2 颜色模型 | 第36-39页 |
5.2.3 模糊聚类算法描述 | 第39-40页 |
5.2.4 本文采用的数据结构 | 第40页 |
5.2.5 聚类效果 | 第40-41页 |
5.3 边缘检测 | 第41-46页 |
5.3.1 边缘检测 | 第42-44页 |
5.3.2 边缘检测效果 | 第44-46页 |
5.4 算法改进 | 第46页 |
6 ROI的提取 | 第46-63页 |
6.1 引言 | 第46页 |
6.2 ROI特征描述模块 | 第46-52页 |
6.2.1 目标表示与描述 | 第47-48页 |
6.2.2 ROI特征描述 | 第48-49页 |
6.2.3 ROI特征描述实例 | 第49-52页 |
6.3 ROI检索区域 | 第52-55页 |
6.4 ROI匹配 | 第55-57页 |
6.4.1 相似度函数 | 第55-56页 |
6.4.2 匹配策略 | 第56-57页 |
6.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7-63页 |
6.5.1 实验结果 | 第57-63页 |
6.5.2 结果分析 | 第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7.1 论文结论 | 第63-6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A 其它ROI提取例子 | 第69-73页 |
附录B 其它计算公式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