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 | 第8-9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工作介绍 | 第12-14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理论 | 第14-31页 |
2.1 孤子通信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2.2 双向 DWDM 传输系统简介 | 第16-19页 |
2.3 双向 DWDM 孤子通信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19-22页 |
2.3.1 损耗 | 第19-20页 |
2.3.2 色散 | 第20-21页 |
2.3.3 高阶非线性效应 | 第21-22页 |
2.4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关键技术 | 第22-30页 |
2.4.1 新型调制码型技术 | 第22-25页 |
2.4.2 色散管理孤子技术 | 第25-27页 |
2.4.3 新型无源光器件 | 第27-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性能分析 | 第31-43页 |
3.1 基于 DMS 的 DP-QPSK 信号传输理论分析 | 第31-36页 |
3.1.1 高斯脉冲相位 | 第33-34页 |
3.1.2 孤子间互作用 | 第34-36页 |
3.2 基于 DMS 的 DP-QPSK 高速传输演化模型 | 第36-42页 |
3.2.1 扰动条件下 DP-QPSK 色散管理孤子的变分法分析 | 第36-37页 |
3.2.2 导频滤波下 DP-QPSK 色散管理孤子的变分法分析 | 第37-40页 |
3.2.3 多扰动下双向 DP-QPSK 色散管理孤子的变分法分析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43-53页 |
4.1 DP-QPSK 相干接受性能的仿真与分析 | 第43-45页 |
4.1.1 仿真实现 | 第44-45页 |
4.1.2 结果分析 | 第45页 |
4.2 双向 DWDM 传输性能的仿真与分析 | 第45-49页 |
4.2.1 仿真实现 | 第46-49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49页 |
4.3 系统传输稳定性的仿真与分析 | 第49-52页 |
4.3.1 仿真实现 | 第51-52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5.1 对论文的总结 | 第53页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