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网络编码在协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研究工作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第11-13页
        1.2.1 研究工作内容第11页
        1.2.2 论文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无线协作通信第13-27页
    2.1 无线信道特性第13-15页
        2.1.1 加性高斯白噪声第13页
        2.1.2 大尺度衰落第13-14页
        2.1.3 小尺度衰落第14-15页
    2.2 分集技术第15-18页
    2.3 合并技术第18-21页
        2.3.1 最佳选择合并第19-20页
        2.3.2 等增益合并第20页
        2.3.3 最大比合并第20-21页
    2.4 协作通信基本原理第21-25页
        2.4.1 放大转发模式(AF)第22页
        2.4.2 解码转发模式(DF)第22-23页
        2.4.3 编码协作模式(CC)第23-25页
        2.4.4 三种协作方案的比较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网络编码第27-38页
    3.1 网络编码的基本思想及优劣势第27-31页
        3.1.1 网络编码的基本思想第27-28页
        3.1.2 网络编码的优势第28-30页
        3.1.3 网络编码的劣势第30-31页
    3.2 网络编码的研究模型第31-34页
        3.2.1 双向模型第31-33页
        3.2.2 单向模型第33-34页
    3.3 网络编码方式第34页
    3.4 网络编码的安全性第34-37页
        3.4.1 网络编码的抗窃听性能第35-36页
        3.4.2 网络编码的抗拜占庭攻击性能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网络编码的安全容量第38-50页
    4.1 安全容量的研究方法第38-39页
    4.2 系统模型和安全容量公式第39-43页
    4.3 拓扑结构对安全容量的影响第43-49页
        4.3.1 Eve 位置对安全容量的影响第44-45页
        4.3.2 Alice1 位置对安全容量的影响第45-46页
        4.3.3 Bob 位置对安全容量的影响第46-47页
        4.3.4 R 位置对安全容量的影响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混合传输策略第50-63页
    5.1 混合传输策略概述第50-54页
    5.2 模拟系统中的混合传输第54-57页
        5.2.1 混合方式第54-56页
        5.2.2 仿真结果第56-57页
    5.3 数字系统中的混合策略第57-60页
        5.3.1 DNC 传输容量第57-59页
        5.3.2 混合方式第59-60页
        5.3.3 仿真结果第60页
    5.4 混合策略下的安全容量第60-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总结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8-69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无线传感网络环境下的分簇路由算法研究
下一篇:MIMO应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