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苏里格气田西区三维区砂体内部构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6-10页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6页
    0.2 国内外现状第6-8页
    0.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8-10页
第一章 单井相的精细描述与沉积期次分析第10-21页
    1.1 典型取心井优选及岩心观察、描述第10页
    1.2 目的层各级层序界面识别、特征第10页
    1.3 叠置厚砂体内沉积期次(单期河流)划分、界面识别、特征第10页
    1.4 目的层达单砂体级的层序细分及方案第10-21页
第二章 以沉积期次为依据的地层精细划分与统一对比第21-33页
    2.1 特征界面及标志层识别、成因、分布规律研究及控制对比第21-28页
    2.2 层序垂向演化规律及典型层序指导对比第28-29页
    2.3 河流沉积模式指导对比第29页
    2.4 跨区封闭骨架剖面控制下的逐级控制、闭合对比第29-33页
第三章 研究区叠置河道带的精细刻画第33-92页
    3.1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第33-36页
    3.2 岩石相、能量相单元、微相类型及特征第36-52页
    3.3 能量相单元、微相测井模式第52-56页
    3.4 单井相分析、剖面相分析第56-65页
    3.5 厚河道带垂向叠置分析第65-66页
    3.6 厚河道带单期河流层序平面微相研究第66-75页
    3.7 微相控单砂体及有效储层精细刻画第75-83页
    3.8 辫状河流相沉积模式第83页
    3.9 目的层各单元沉积演化及控因分析第83-87页
    3.10 心滩砂体研究第87-92页
第四章 河道带成因及叠置模式分析第92-97页
    4.1 厚河道带构成及成因第92-93页
    4.2 厚河道带叠置模式第93-96页
    4.3 厚河道带砂体空间叠置模式第96-97页
第五章 河道带内部结构及夹层分布模式分析第97-109页
    5.1 河道带岩石相类型第97页
    5.2 河道带构型要素第97-98页
    5.3 重点河道带构型界面级次、特征第98-99页
    5.4 重点河道带内部夹层类型、特征第99-105页
    5.5 重点河道带内部夹层构型参数研究第105-107页
    5.6 河道带内部构型模式、夹层分布模式第107-109页
结论及认识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附录第113-114页
详细摘要第114-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湫岩山1061井区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