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 第13-25页 |
2.1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介绍 | 第13-18页 |
2.1.1 激光扫描测距系统 | 第13-16页 |
2.1.2 动态差分 GPS 定位系统 | 第16-17页 |
2.1.3 惯性导航系统(INS) | 第17页 |
2.1.4 数码相机系统 | 第17-18页 |
2.2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定位原理 | 第18-19页 |
2.3 坐标系统 | 第19-20页 |
2.4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20-25页 |
2.4.1 瞬时激光束坐标系到激光扫描参考坐标系的转换 | 第20-21页 |
2.4.2 激光扫描参考坐标系到惯性平台参考坐标系的转换 | 第21-22页 |
2.4.3 惯性平台参考坐标系到当地水平参考坐标系的转换 | 第22-23页 |
2.4.4 当地水平参考坐标系到当地垂直参考坐标系的转换 | 第23页 |
2.4.5 当地垂直参考坐标系到 WGS-84 坐标系的转换 | 第23-25页 |
第3章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作业流程 | 第25-37页 |
3.1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作业流程 | 第25-26页 |
3.2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特点 | 第26-28页 |
3.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 | 第28-37页 |
3.3.1 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滤波 | 第30-33页 |
3.3.2 DEM/DSM 内插方法 | 第33-35页 |
3.3.3 数字正射影像的生成 | 第35页 |
3.3.4 数字线划图的生产方法 | 第35-37页 |
第4章 登封—汝州高速公路勘测应用 | 第37-46页 |
4.1 项目概况介绍 | 第37-38页 |
4.2 成图规格和要求 | 第38页 |
4.3 技术设计路线 | 第38-39页 |
4.4 航空摄影测量 | 第39-43页 |
4.4.1 航摄设备 | 第39-41页 |
4.4.2 测区航线布设及航飞前测试 | 第41-43页 |
4.5 数据采集 | 第43-46页 |
4.5.1 地面基准站布设与观测 | 第43页 |
4.5.2 航飞数据采集 | 第43-46页 |
第5章 LiDAR 数据处理 | 第46-56页 |
5.1 数据预处理 | 第46页 |
5.2 点云数据后处理 | 第46-48页 |
5.2.1 点云滤波、分类 | 第46-48页 |
5.2.2 坐标转换 | 第48页 |
5.3 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 | 第48-51页 |
5.3.1 缺失数据区域的补测 | 第48-49页 |
5.3.2 DEM 制作 | 第49-51页 |
5.4 纵横断面图制作 | 第51页 |
5.5 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 | 第51-52页 |
5.6 1:2000 数字线划图(DLG)制作 | 第52-56页 |
第6章 项目成果精度检查与分析 | 第56-61页 |
6.1 正射影像中平面控制点精度检查 | 第56-57页 |
6.2 数字高程模型中高程控制点精度检查 | 第57-58页 |
6.3 1:2000 数字线划图地物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检查 | 第58-61页 |
6.3.1 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检查 | 第58-59页 |
6.3.2 地物点高程精度检查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