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与HSPA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LTE与HSPA网络发展 | 第16-18页 |
1.3 LTE与HSPA异构融合现状 | 第18-20页 |
1.4 论文相关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章 LTE与HSPA异构网络基本原理 | 第29-57页 |
2.1 LTE与HSPA网络基本知识 | 第29-36页 |
2.1.1 网络架构 | 第29-30页 |
2.1.2 无线接口协议 | 第30-31页 |
2.1.3 资源调度 | 第31-34页 |
2.1.4 关键技术 | 第34-36页 |
2.2 LTE与HSPA异构网络融合 | 第36-44页 |
2.2.1 部署场景 | 第36-38页 |
2.2.2 异构网络架构 | 第38-40页 |
2.2.3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架构 | 第40-44页 |
2.3 仿真方法与平台关键模块介绍 | 第44-51页 |
2.4 章后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第三章 LTE与HSPA联合无线资源分配研究 | 第57-91页 |
3.1 异构网络效用最大化理论 | 第57-59页 |
3.2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模式 | 第59-61页 |
3.3 下行联合信道分配研究 | 第61-75页 |
3.3.1 引言 | 第62页 |
3.3.2 模型描述 | 第62-63页 |
3.3.3 独立无线信道分配(SCA) | 第63-65页 |
3.3.4 联合无线信道分配(JCA) | 第65-67页 |
3.3.5 JCA与SCA比较 | 第67-69页 |
3.3.6 仿真结果 | 第69-75页 |
3.3.7 研究点小结 | 第75页 |
3.4 上行联合资源分配研究 | 第75-87页 |
3.4.1 引言 | 第75-76页 |
3.4.2 模型描述 | 第76-80页 |
3.4.3 上行联合资源分配算法 | 第80-85页 |
3.4.4 仿真分析 | 第85-86页 |
3.4.5 研究点小节 | 第86-87页 |
3.5 章后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流和业务调度研究 | 第91-115页 |
4.1 数据分流方案 | 第91-104页 |
4.1.1 研究点背景 | 第91-92页 |
4.1.2 网络架构 | 第92-93页 |
4.1.3 系统模型和问题优化 | 第93-97页 |
4.1.4 分流方案 | 第97-100页 |
4.1.5 仿真分析 | 第100-104页 |
4.2 视频业务调度 | 第104-111页 |
4.2.1 引言 | 第104页 |
4.2.2 视频业务模型 | 第104-105页 |
4.2.3 视频流分配 | 第105-106页 |
4.2.4 用户调度 | 第106-108页 |
4.2.5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108-109页 |
4.2.6 研究点小节 | 第109-111页 |
4.3 章后小结 | 第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第五章 增强TCP性能的联合传输机制研究 | 第115-131页 |
5.1 异构传输分集 | 第115-117页 |
5.1.1 异构传输分集种类 | 第115-116页 |
5.1.2 异构传输分集实现 | 第116-117页 |
5.2 无线环境中的TCP研究 | 第117-118页 |
5.3 研究点 | 第118页 |
5.4 系统描述 | 第118-121页 |
5.4.1 系统结构 | 第118-119页 |
5.4.2 调度模型 | 第119页 |
5.4.3 TCP模型 | 第119-121页 |
5.5 并行传输分集分析 | 第121-123页 |
5.6 混合传输分集方案 | 第123-124页 |
5.7 仿真分析 | 第124-128页 |
5.8 研究点小节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31-135页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135-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