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社会性别视野下现代女性角色冲突及其解决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9-13页
    一、 缘起及意义第9页
    二、 主要研究状况第9-11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1-13页
第一章 性别平等的观念演进第13-24页
    第一节 古代的男女平等观第13-18页
        一、 古希腊的男女平等观第13-14页
        二、 古罗马的男女平等观第14-16页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男女平等观第16-18页
    第二节 近现代的男女平等观第18-21页
        一、 启蒙运动时期的男女平等思想第18-19页
        二、 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第19-20页
        三、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第20-21页
    第三节 后现代的男女平等观第21-24页
        一、 现代主义男女平等观的偏颇第21-23页
        二、 对“后现代”的解读第23页
        三、 后现代的男女平等观第23-24页
第二章 性别平等理想下的女性角色第24-32页
    第一节 女性的双重社会角色第24-27页
        一、 社会性别角色定位第24页
        二、 性别平等理想下的女性角色第24-26页
        三、 现实中的女性双重角色困境第26-27页
        四、 双重角色困境对于女性的负面影响第27页
    第二节 女性双重角色冲突形成的原因第27-29页
        一、 传统角色教育的影响第28页
        二、 对女性双重角色的期待第28-29页
        三、 女性角色能力与角色需要的不匹配第29页
    第三节 双重角色下平等的误区第29-32页
        一、 性别平等不是男女一样第29-30页
        二、 性别平等不是两性对立第30-31页
        三、 性别平等争取的是人的基本权利第31-32页
第三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角色冲突解决第32-45页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下的性别平等第32-34页
        一、 从自然性别到社会性别第32页
        二、 从“女性为本”到“社会性别为本”的转向第32-33页
        三、 社会性别平等决策主流化第33-34页
    第二节 自由选择的权利第34-37页
        一、 意志的自由第34-35页
        二、 能力的自由第35-36页
        三、 选择的自由第36-37页
    第三节 措施与制度第37-45页
        一、 形成男女两性理想合作的平台第37-38页
        二、 确立新型的性别角色规范第38-39页
        三、 性别分工模式的展望第39-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中国法制史学探究(1840-1900)--以中国地区研究为中心
下一篇:微博上的言论自由及其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