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2-13页 |
1.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1.4 锂离子电池目前常用的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0-25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 材料表征和测试技术 | 第21-24页 |
2.2.1 物理性能表征 | 第21-23页 |
2.2.1.1 X—射线衍射(XRD) | 第21-22页 |
2.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页 |
2.2.1.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2页 |
2.2.1.4 拉曼(Raman)光谱 | 第22-23页 |
2.2.2 电化学测试 | 第23-24页 |
2.2.2.1 循环伏安法 | 第23页 |
2.2.2.2 恒流充放电 | 第23页 |
2.2.2.3 交流阻抗法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石墨烯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 第25-35页 |
3.1 石墨烯介绍 | 第25-26页 |
3.1.1 电子输运性质 | 第25页 |
3.1.2 力学性质 | 第25-26页 |
3.1.3 其他性质 | 第26页 |
3.2 制备方法 | 第26-28页 |
3.2.1 氧化还原法 | 第26-27页 |
3.2.2 剥离法 | 第27页 |
3.2.3 CVD法 | 第27-28页 |
3.2.4 本论文中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第28页 |
3.3 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 | 第28-29页 |
3.4 电化学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3.4.1 恒流充放电 | 第29-30页 |
3.4.2 循环伏安法(CV) | 第30-31页 |
3.5 物理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5.1 AFM分析 | 第31-32页 |
3.5.2 SEM分析 | 第32页 |
3.5.3 XRD分析 | 第32-33页 |
3.5.4 Raman分析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富勒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 第35-42页 |
4.1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CNT)/富勒烯(C_(60))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5页 |
4.2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富勒烯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 | 第35-36页 |
4.3 墨烯与碳纳米管/富勒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第36-40页 |
4.3.1 恒流充放电 | 第36-38页 |
4.3.2 循环伏安法 | 第38-39页 |
4.3.3 交流阻抗法 | 第39-40页 |
4.4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富勒烯复合材料的物理表征 | 第40-41页 |
4.4.1 SEM表征 | 第40页 |
4.4.2 XRD表征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4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