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 第15-21页 |
2.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2 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 | 第16-17页 |
2.3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曲线 | 第17-19页 |
2.3.1 太阳能电池在温度相同光照强度不同时的特性曲线 | 第18页 |
2.3.2 太阳能电池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时的特性曲线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 | 第21-29页 |
3.1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 第21-26页 |
3.1.1 恒压法 | 第21-23页 |
3.1.2 扰动观察法 | 第23-25页 |
3.1.3 电导增量法 | 第25-26页 |
3.2 MPPT算法设计 | 第26-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的分析 | 第29-37页 |
4.1 DC/DC电压变换电路及其特点 | 第29-32页 |
4.1.1 BUCK电路 | 第29-30页 |
4.1.2 BOOST电路 | 第30-31页 |
4.1.3 BUCK-BOOST电路 | 第31页 |
4.1.4 CUK电路 | 第31-32页 |
4.2 DC/DC变换器实现MPPT的原理 | 第32-36页 |
4.2.1 BOOST变换电路工作原理 | 第32-35页 |
4.2.2 BOOST电路在光伏系统中作用 | 第35-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7-51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系统总体介绍 | 第37-38页 |
5.3 系统电路设计 | 第38-50页 |
5.3.1 器件选型级参数设定 | 第38-40页 |
5.3.2 采样电路 | 第40-41页 |
5.3.3 高温保护电路 | 第41-42页 |
5.3.4 风冷控制电路 | 第42-43页 |
5.3.5 系统电源部分 | 第43-44页 |
5.3.6 基于快速充电的蓄电池智能充电设计 | 第44-45页 |
5.3.7 单片机选型及最小单元电路 | 第45-47页 |
5.3.8 人机交互接.电路 | 第47-48页 |
5.3.9 主控板原理图及PCB图 | 第48-49页 |
5.3.10 人机交互板原理图及PCB图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63页 |
6.1 太阳能电池的安装方式 | 第51-52页 |
6.2 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计算 | 第52-53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53-59页 |
6.3.1 夏季太阳能充电系统测试实验 | 第53-57页 |
6.3.2 春季太阳能充电系统测试实验 | 第57-59页 |
6.4 春夏季节差异性对比 | 第59-62页 |
6.4.1 蓄电池的放电速度 | 第59页 |
6.4.2 蓄电池的工作温度 | 第59-60页 |
6.4.3 春夏季续航里程对比 | 第60-62页 |
6.5 测试结果 | 第6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总结 | 第63-64页 |
7.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