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论文的重点、难点 | 第16-17页 |
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7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区分 | 第17-19页 |
一、科技园区 | 第17-18页 |
二、高新技术开发区 | 第18页 |
三、高校文化产业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大学科技园与文化科技融合的相关概览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 | 第19-22页 |
一、大学科技园的概念发展 | 第19-20页 |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文化科技融合 | 第22-25页 |
一、文化科技融合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第22-23页 |
二、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产业 | 第23-24页 |
三、文化科技融合与大学科技园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分析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环境分析 | 第25-28页 |
一、依托高校科教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第25-26页 |
二、园区功能定位日趋明确,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 第26-27页 |
三、国家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积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战略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在文化科技融合机制中的功能定位分析 | 第28-30页 |
一、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 第28-29页 |
二、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培育基地 | 第29页 |
三、文化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培育基地 | 第29页 |
四、区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攀升,孵化功能不断完善 | 第30-32页 |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范围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第32页 |
三、三级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发展重点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文化和科技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4-36页 |
一、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合作交流机制 | 第34页 |
二、园区特色不鲜明,产业集聚效应不突出 | 第34-35页 |
三、文化科技融合不深,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待提升 | 第35页 |
四、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 | 第35-36页 |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激励体系不健全 | 第36页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建议 | 第36-40页 |
一、深化文化科技融合程度,培育重点文化科技企业 | 第36-37页 |
二、深入挖掘高校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 第37-38页 |
三、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与储备 | 第38页 |
四、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 第38页 |
五、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 | 第38-39页 |
六、健全政策体系,优化文化科技融合环境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 | 第40-50页 |
第一节 华师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 第40-43页 |
一、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二、组织结构 | 第41-42页 |
三、园区定位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华师科技园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尝试 | 第43-47页 |
一、华师科技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 第43-46页 |
二、华师科技园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的重要举措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华师科技园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一、华师科技园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成功要素分析 | 第47-49页 |
二、华师科技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9页 |
第四节 华师科技园的发展展望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