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完善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设置意义及基本内容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定义及设置意义 | 第12-15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定义 | 第12-13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设置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基本内容 | 第15-22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传统分类模式 | 第16-17页 |
二、新分类模式下刑事和解制度内容 | 第17-22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制度及问题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制度 | 第22-25页 |
一、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制度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二、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制度模式定位 | 第23-24页 |
三、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问题分析 | 第25-32页 |
一、刑事和解适用范围过窄 | 第25-28页 |
二、司法实践中和解方式单一 | 第28-29页 |
三、刑事和解主持人规定粗陋 | 第29-30页 |
四、刑事和解制度监督体系不完备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完善建议 | 第32-42页 |
第一节 以现代司法观念设计刑事和解制度内容 | 第32-33页 |
一、传统司法观念缺陷 | 第32页 |
二、按现代司法观念设计刑事和解制度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具体规定完善建议 | 第33-42页 |
一、扩大刑事和解适用范围 | 第33-35页 |
二、构建多元和解方式 | 第35-36页 |
三、完善和解主持人队伍 | 第36-38页 |
四、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监督体系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