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引言 | 第7-9页 |
1.2 空芯光纤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SPR液体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4 红外气体检测技术简介 | 第11-12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于空芯光纤的SPR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第14-27页 |
2.1 金属膜空芯光纤的结构及传输理论 | 第14-18页 |
2.1.1 金属膜空芯光纤结构 | 第14-15页 |
2.1.2 空芯光纤的传输特性 | 第15-18页 |
2.2 SPR原理 | 第18-22页 |
2.2.1 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 | 第18-20页 |
2.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 第20-22页 |
2.3 基于空芯光纤的SPR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 第22-26页 |
2.3.1 基于空芯光纤的SPR传感器的结构 | 第22-23页 |
2.3.2 基于空芯光纤的SPR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空芯光纤的SPR传感器的仿真结果及讨论 | 第27-33页 |
3.1 探头材料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 空芯光纤长度和探头长度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探头材料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空芯光纤的CO_2传感系统的原理及结构设计 | 第33-49页 |
4.1 红外吸收光谱 | 第33-35页 |
4.2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 第35页 |
4.3 差分吸收检测技术 | 第35-37页 |
4.3.1 单波长差分检测技术 | 第36页 |
4.3.2 双波长差分检测技术 | 第36-37页 |
4.4 基于空芯光纤的CO_2传感系统整体结构 | 第37-38页 |
4.5 系统中关键器件的选择 | 第38-43页 |
4.5.1 红外光源的选择 | 第38-39页 |
4.5.2 红外检测器的选择 | 第39-41页 |
4.5.3 空芯光纤传感气室 | 第41-43页 |
4.6 光源调制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4.7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第44-46页 |
4.7.1 滤波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4.7.2 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45-46页 |
4.8 A/D转换电路 | 第46-47页 |
4.9 RS232电路 | 第47-48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空芯光纤的CO_2传感系统的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5.1 实验气体的配置 | 第49-51页 |
5.1.1 静态配气技术 | 第49-50页 |
5.1.2 动态配气技术 | 第50-51页 |
5.2 空芯光纤损耗的测量 | 第51页 |
5.3 电路信号测试实验 | 第51-53页 |
5.3.1 光源驱动输出信号 | 第51-52页 |
5.3.2 滤波放大电路信号输出 | 第52-53页 |
5.4 CO_2气体吸收实验 | 第53-54页 |
5.5 灵敏度与精度分析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