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1.1 Silber的约束诱导假说 | 第8-9页 |
1.1.2 Kane的管制促成论 | 第9页 |
1.1.3 财富增长理论 | 第9-10页 |
1.1.4 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 第10页 |
1.1.5 制度创新论 | 第10-11页 |
1.1.6 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 第11页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4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内的两种类型金融创新 | 第15-33页 |
2.1 纯静态竞争性交换市场中的一般均衡分析 | 第15-16页 |
2.2 无金融产品引入时不确定性存在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 引入银行产品时的影响 | 第17-18页 |
2.5 引入“货币收益证券”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18-23页 |
2.5.1 引入货币收益基础证券 | 第19-21页 |
2.5.2 引入货币收益普通证券 | 第21-23页 |
2.6 引入实物收益证券 | 第23-33页 |
2.6.1 引入实物收益基础证券 | 第23-25页 |
2.6.2 引入实物收益普通证券 | 第25-27页 |
2.6.3 将期限扩展至无限期 | 第27-33页 |
第三章 “实物收益普通证券”与股票的异同 | 第33-42页 |
3.1 “实物收益普通证券”介绍 | 第33页 |
3.2 发行“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适用性 | 第33-35页 |
3.3 “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标的商品或服务的时间特性 | 第35-36页 |
3.4 ”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与股票的联系 | 第36-37页 |
3.5 “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与股票的区别 | 第37-42页 |
3.5.1 使得具有垄断性的市场逼近Pareto最优 | 第37-40页 |
3.5.2 “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增发与分红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定价 | 第42-47页 |
4.1 定价原理 | 第42页 |
4.2 定价模型 | 第42-47页 |
4.2.1 消费者效用包含“退货因素”的单期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4.2.2 考虑“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情况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实例分析 | 第47-50页 |
5.1 大智慧公司介绍 | 第47页 |
5.2 大智慧发行“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可行性 | 第47-48页 |
5.3 大智慧“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发行价格 | 第48-50页 |
六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总结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