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2 接入网的发展 | 第11-16页 |
| 1.2.1 无线接入 | 第11-12页 |
| 1.2.2 铜线接入 | 第12页 |
| 1.2.3 光纤接入 | 第12-16页 |
| 1.3 源光网络的分类 | 第16-20页 |
| 1.3.1 TDM PON | 第16-17页 |
| 1.3.2 WDM PON | 第17-18页 |
| 1.3.3 SCM PON | 第18-19页 |
| 1.3.4 OCDMA PON | 第19-20页 |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页 |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2 无源光网络的升级和上行再调制的研究 | 第22-34页 |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 2.2 PON升级的策略 | 第23-28页 |
| 2.3 无色ONU | 第28-30页 |
| 2.4 上行再调制 | 第30-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 3 基于PolSK和FSK正交调制的PON升级的研究 | 第34-52页 |
| 3.1 引言 | 第34页 |
| 3.2 基于PolSK的PON升级方案 | 第34-41页 |
| 3.2.1 PolSK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 第34-36页 |
| 3.2.2 PON升级的网络结构 | 第36-37页 |
| 3.2.3 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37-38页 |
| 3.2.4 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 | 第38-41页 |
| 3.3 基于FSK的PON升级方案 | 第41-50页 |
| 3.3.1 FSK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 第41-42页 |
| 3.3.2 PON升级的网络结构 | 第42-43页 |
| 3.3.3 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43-44页 |
| 3.3.4 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 | 第44-50页 |
| 3.4 两种升级方案的比较 | 第50-5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基于DPSK正交调制的PON升级的研究 | 第52-62页 |
| 4.1 引言 | 第52页 |
| 4.2 DPSK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 第52-53页 |
| 4.3 基于DPSK的PON升级的网络结构 | 第53-54页 |
| 4.4 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54页 |
| 4.5 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 | 第54-58页 |
| 4.6 基于正交调制的PON升级方案的总结 | 第58-60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