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2页 |
缩略词对应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3-18页 |
1.2.1 土壤氮素与土壤光谱特征关系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土壤养分光谱模型构建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1页 |
2.2.2 土壤质地测定方法 | 第21页 |
2.2.3 土壤光谱测试方法 | 第21页 |
2.2.4 野外光谱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2.5 土壤养分含量室内测定 | 第22-23页 |
2.2.5.1 土壤养分含量光谱测定 | 第22页 |
2.2.5.2 土壤养分含量常规测定 | 第22-23页 |
2.2.6 高光谱分析技术 | 第23页 |
2.2.7 高光谱数据的变换 | 第23页 |
2.2.8 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23-24页 |
2.2.9 采用的统计模型类型 | 第24页 |
2.2.10 精度评价的标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养分特征信息数据提取研究 | 第25-31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土壤养分特征信息数据分析 | 第25-29页 |
3.2.1 土壤光谱的变化特征 | 第25-26页 |
3.2.2 室内土壤光谱与野外土壤光谱 | 第26页 |
3.2.3 土壤光谱的水吸收波段 | 第26-27页 |
3.2.4 土壤光谱曲线的去噪 | 第27页 |
3.2.5 土壤光谱的微分变换 | 第27-29页 |
3.3 不同质地土壤光谱特征 | 第29页 |
3.4 不同氮、磷、钾含量土壤光谱特征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养分特征参量分析研究 | 第31-37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土壤特征参数与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分析 | 第31-36页 |
4.2.1 光谱变换分析 | 第31-34页 |
4.2.2 特征波段筛选 | 第34-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土壤养分特征参量的光谱模型构建研究 | 第37-44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基于光谱的土壤全氮(TN)含量模型建立 | 第37-39页 |
5.2.1 基于光谱的土壤全氮(TN)含量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5.2.2 基于光谱预测土壤全氮TN含量拟合模型的检验 | 第38-39页 |
5.3 基于光谱的土壤全磷(TP)含量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5.3.1 基于光谱的土壤全磷(TP)含量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5.3.2 基于光谱预测土壤全磷TP含量拟合模型的检验 | 第40-41页 |
5.4 基于光谱的土壤全钾(TK)含量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5.4.1 基于光谱的土壤全钾(TK)含量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5.4.2 基于光谱预测土壤全钾TK含量拟合模型的检验 | 第42-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基于光谱的土壤养分估算模型的田间验证 | 第44-47页 |
6.1 引言 | 第44页 |
6.2 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分析 | 第44-45页 |
6.3 精度评价 | 第45-4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51页 |
7.1 引言 | 第47页 |
7.2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9页 |
7.4 存在的问题 | 第49页 |
7.5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