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金属锂二次电池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1 锂电池原理 | 第9-10页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影响锂枝晶生长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1 锂枝晶的生长行为 | 第11-12页 |
1.3.2 影响锂枝晶生长的因素 | 第12-13页 |
1.4 抑制锂枝晶生长的研究 | 第13-21页 |
1.4.1 改变电解液成分 | 第14-17页 |
1.4.2 功能性添加剂 | 第17-18页 |
1.4.3 预处理锂电极形成SEI膜 | 第18-19页 |
1.4.4 制备新形貌的锂电极 | 第19-20页 |
1.4.5 脉冲电沉积 | 第20-21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季铵盐对SEI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22-44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主要的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2 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3-24页 |
2.2.3 电化学测试实验 | 第24-25页 |
2.3 电解液的电化学行为测试 | 第25-32页 |
2.3.1 Li~+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 第25-26页 |
2.3.2 电解液体系中SEI膜的行为研究 | 第26-27页 |
2.3.3 SEI膜成分分析 | 第27-32页 |
2.4 季铵盐添加剂对SEI膜的影响 | 第32-39页 |
2.4.1 线性伏安扫描 | 第32-33页 |
2.4.2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3-35页 |
2.4.3 SEM测试 | 第35-37页 |
2.4.4 XPS测试 | 第37-39页 |
2.5 季铵盐作用推测 | 第39-43页 |
2.5.1 阴离子作用 | 第39-40页 |
2.5.2 阳离子吸附 | 第40-42页 |
2.5.3 季铵盐作用原理推测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DMF-PC混合溶剂作为电解液溶剂研究 | 第44-54页 |
3.1 前言 | 第44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4-45页 |
3.3 电解液性能研究 | 第45-53页 |
3.3.1 黏度 | 第45-46页 |
3.3.2 导电性 | 第46页 |
3.3.3 枝晶形貌 | 第46-48页 |
3.3.4 锂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8页 |
3.3.5 锂离子在LiBr/PC-DMF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 第48-49页 |
3.3.6 季铵盐添加对SEI膜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7 季铵盐添加对阻抗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8 季铵盐添加对锂沉积形貌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脉冲电沉积在锂二次电池中的运用 | 第54-62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4.1.1 脉冲电沉积实验 | 第54-55页 |
4.1.2 阻抗测试 | 第55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5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4.2.1 占空比对脉冲电沉积锂形貌的影响 | 第55-57页 |
4.2.2 单次脉冲沉积时间对脉冲电沉积锂形貌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3 电流密度对脉冲电沉积锂形貌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 形貌测试 | 第60-61页 |
4.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