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论 | 第9-16页 |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 (二)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20页 |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6-17页 |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 第17-18页 |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 第18-20页 |
| 二、相关理论依据的分析 | 第20-24页 |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第20-21页 |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第21-22页 |
| (三)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第22-24页 |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32页 |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 | 第24-29页 |
| 1、调查问卷设计 | 第24页 |
| 2、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4-25页 |
| 3、基本情况统计 | 第25页 |
| 4、现状解读分析 | 第25-29页 |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 1、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 第29-30页 |
|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 第30页 |
| 3、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 第30页 |
| 4、教学评价相对匮乏 | 第30-32页 |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 (一)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 | 第32页 |
| (二)学校教育机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 (三)教育实践活动不到位 | 第33页 |
| (四)教师对学生认知不足 | 第33-34页 |
| (五)学生个体观念的转变 | 第34-35页 |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 第35-43页 |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5-37页 |
| 1、从情感入手 | 第35-36页 |
| 2、以生活为沃土 | 第36页 |
| 3、以实践为推动 | 第36-37页 |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运行 | 第37-40页 |
| 1、理念的融合 | 第37-38页 |
| 2、内容的衔接 | 第38-39页 |
| 3、模式体系的运行 | 第39-40页 |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拓展 | 第40-43页 |
| 1、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创新 | 第41页 |
| 2、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施 | 第41页 |
| 3、道德实践活动的逐步开展 | 第41-43页 |
| 六、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6页 |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