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医药卫生器械论文

可穿戴式家用胎心胎动监护设备研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胎儿监护技术发展第11-12页
        1.2.2 胎心电采集方法第12-14页
        1.2.3 胎心电采集设备第14页
        1.2.4 胎心电提取算法第14-16页
    1.3 课题意义第16-20页
        1.3.1 胎心监护临床意义第16-18页
        1.3.2 胎动计数临床意义第18-20页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3-33页
    2.1 胎心电和胎动相关知识第23-30页
        2.1.1 胎心电和胎动的产生机理和特性第23-25页
        2.1.2 胎心电和胎动的特点第25-26页
        2.1.3 主要干扰和噪声第26-27页
        2.1.4 电极的选择第27-28页
        2.1.5 胎心电导联配置第28-30页
    2.2 系统设计要求第30-31页
        2.2.1 胎心电采集系统设计要求第30-31页
        2.2.2 胎动采集系统设计要求第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第33-61页
    3.1 采集传感器设计第33-40页
        3.1.1 胎心电电极与皮肤接触建模第33-35页
        3.1.2 胎心电采集传感器设计第35-38页
        3.1.3 胎动采集传感器设计第38-40页
    3.2 胎心电采集电路设计第40-50页
        3.2.1 过压保护电路第40-41页
        3.2.2 高频滤波及输入缓冲电路第41-44页
        3.2.3 前置放大及右腿驱动电路第44-46页
        3.2.4 高通滤波电路第46-47页
        3.2.5 主放大电路第47页
        3.2.6 电平提升电路第47-48页
        3.2.7 低通滤波电路第48-49页
        3.2.8 50Hz陷波电路第49-50页
    3.3 胎动采集电路设计第50-51页
        3.3.1 差分放大电路第50-51页
        3.3.2 信号调理电路第51页
    3.4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第51-56页
        3.4.1 MCU选型第51-52页
        3.4.2 单片机最小系统第52-53页
        3.4.3 控制及反馈电路第53-54页
        3.4.4 蓝牙传输电路第54-55页
        3.4.5 JTAG仿真电路第55-56页
    3.5 供电电路第56-58页
        3.5.1 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第56-57页
        3.5.2 正负稳压电源输出电路第57-58页
    3.6 硬件电路的PCB设计第58-60页
    3.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第61-77页
    4.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第61页
    4.2 单片机控制程序第61-69页
        4.2.1 单片机程序开发环境第61-62页
        4.2.2 单片机程序设计流程第62-63页
        4.2.3 系统时钟配置第63-64页
        4.2.4 ADC数据采集第64-66页
        4.2.5 蓝牙传输控制第66-69页
    4.3 MFC程序开发第69-75页
        4.3.1 MFC概述第69页
        4.3.2 MFC程序设计流程第69-70页
        4.3.3 串口通信部分第70-72页
        4.3.4 数据绘图及保存部分第72-74页
        4.3.5 系统界面及相关功能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胎心胎动信号检测算法第77-93页
    5.1 信号预处理算法第77-82页
        5.1.1 中值滤波第77-80页
        5.1.2 50Hz工频陷波第80-82页
    5.2 胎心电提取算法第82-87页
        5.2.1 独立分量分析第82-84页
        5.2.2 自适应滤波第84-86页
        5.2.3 标准数据库信号测试第86-87页
    5.3 R波检测算法第87-90页
        5.3.1 母体心电R波检测第87-89页
        5.3.2 胎心电R波检测第89-90页
    5.4 胎动检测算法第90-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第93-105页
    6.1 传感器性能测试第93-95页
        6.1.1 导联性能测试第93页
        6.1.2 实用性能测试第93-95页
    6.2 硬件电路性能测试第95-97页
        6.2.1 电源纹波测试第95-96页
        6.2.2 蓝牙连接及数据传输测试第96-97页
    6.3 胎心电信号采集测试第97-98页
        6.3.1 测试条件第97页
        6.3.2 实采胎心电信号第97-98页
    6.4 胎动信号采集测试第98-100页
        6.4.1 测试条件第98页
        6.4.2 正常生理活动腹部振动信号第98-99页
        6.4.3 实采胎动信号第99-100页
    6.5 算法测试第100-103页
        6.5.1 信号预处理模块测试第100-101页
        6.5.2 胎心电信号提取及结果第101-102页
        6.5.3 母体心电R波检测及结果第102页
        6.5.4 胎心电R波检测及结果第102-103页
        6.5.5 胎动计数及结果第103页
    6.6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
下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与内部控制整合的方法研究--以山东十方环能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