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空中高速路及匝口控制概述 | 第16-23页 |
2.1 空中高速路概述 | 第16-18页 |
2.1.1 空中高速路概念 | 第16页 |
2.1.2 空中高速路优势 | 第16-17页 |
2.1.3 空中高速路的运行条件 | 第17页 |
2.1.4 空中高速路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交叉航路碰撞风险分析 | 第18-19页 |
2.3 匝口控制概述 | 第19-22页 |
2.3.1 匝口控制的意义与作用 | 第19-20页 |
2.3.2 匝口控制的方法分类 | 第20-21页 |
2.3.3 空中高速路匝口概述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空中高速路匝口设计 | 第23-30页 |
3.1 匝口设计问题描述 | 第23-24页 |
3.2 相邻匝口间距离限制 | 第24页 |
3.3 匝口服务机场的选择 | 第24-25页 |
3.4 最短路径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3.5 航路交叉点碰撞风险限制 | 第26-27页 |
3.6 算例仿真与分析 | 第27-2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空中高速路匝口控制 | 第30-38页 |
4.1 匝口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30-34页 |
4.1.1 定义研究的空域结构 | 第30页 |
4.1.2 空中高速路服务水平 | 第30-31页 |
4.1.3 匝口调节率计算 | 第31-32页 |
4.1.4 匝口调节率修正 | 第32-34页 |
4.2 算例仿真与分析 | 第34-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空中高速路匝口放行时隙 | 第38-49页 |
5.1 时隙与时隙分配 | 第38-39页 |
5.1.1 时隙的概念 | 第38页 |
5.1.2 时隙分配的概念 | 第38-39页 |
5.2 匝口放行时隙分配问题 | 第39-40页 |
5.3 匝口时隙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5.3.1 基于FCFS的匝口放行时隙模型 | 第40页 |
5.3.2 基于最小延误成本的匝口放行时隙模型 | 第40-43页 |
5.4 匝口时隙分配模型的算法 | 第43-45页 |
5.4.1 基于FCFS的匝口放行时隙模型算法 | 第43-44页 |
5.4.2 基于最小延误成本的匝口放行时隙模型算法 | 第44-45页 |
5.5 算例仿真与分析 | 第45-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