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目表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页 |
1.2 根癌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根癌病病原菌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2 根癌菌的致病机制 | 第11页 |
1.2.3 根癌病的生物防治 | 第11-12页 |
1.3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1 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特征 | 第12页 |
1.3.2 枯草芽孢杆菌的防病机制及其应用 | 第12-14页 |
1.4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14-16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1 菌株来源 | 第16页 |
2.1.2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20页 |
2.2.1 杜梨根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16-18页 |
2.2.2 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 | 第18-19页 |
2.2.3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葡萄病原菌的效果检测 | 第19页 |
2.2.4 枯草芽孢杆菌与病原菌接种植株后对五种防御酶系统的影响 | 第19页 |
2.2.5 枯草芽孢杆菌对植株的促生效果测验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3页 |
3.1 杜梨根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0-22页 |
3.1.1 杜梨根癌病原菌的质粒类型鉴定 | 第20页 |
3.1.2 杜梨根癌病原菌的生物型鉴定 | 第20-21页 |
3.1.3 杜梨根癌病原菌的致病性鉴定 | 第21-22页 |
3.2 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 | 第22-28页 |
3.2.1 枯草芽孢杆菌对葡萄根癌病原菌株L3的离体测验 | 第22-23页 |
3.2.2 枯草芽孢杆菌对葡萄、杜梨根癌病原菌的离体测验 | 第23-24页 |
3.2.3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葡萄、杜梨根癌病病原菌的离体测验 | 第24-25页 |
3.2.4 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检测 | 第25-28页 |
3.3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葡萄病原菌的效果检测 | 第28-29页 |
3.4 枯草芽孢杆菌与病原菌接种植株后对五种防御酶系统的影响 | 第29-32页 |
3.4.1 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引起的SOD活性的变化 | 第29页 |
3.4.2 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引起的POD活性的变化 | 第29-30页 |
3.4.3 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引起的CAT活性的变化 | 第30页 |
3.4.4 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引起的PPO活性的变化 | 第30-31页 |
3.4.5 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引起的PAL活性的变化 | 第31-32页 |
3.5 枯草芽孢杆菌对植株的促生效果测验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4.1 关于杜梨根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3页 |
4.2 关于枯草芽孢杆菌对根癌病的生物防治 | 第33-34页 |
4.3 关于病原菌在植株体内分布的检测 | 第34页 |
4.4 关于五种防御酶系统的变化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2-43页 |
作者简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