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基坑工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基坑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3 有限元分析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深基坑支护设计及常见支护结构类型 | 第18-24页 |
2.1 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及设计依据 | 第18页 |
2.2 深基坑支护形式及其适用范围 | 第18-23页 |
2.2.1 放坡开挖 | 第18-19页 |
2.2.2 土钉墙及复合土钉墙支护 | 第19-20页 |
2.2.3 排桩支护 | 第20页 |
2.2.4 地下连续墙支护 | 第20-21页 |
2.2.5 内支撑支护 | 第21-22页 |
2.2.6 锚杆支护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地铁深基坑稳定性及变形理论研究 | 第24-36页 |
3.1 土压力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3.1.1 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朗肯土压力理论 | 第24-25页 |
3.1.2 Terzahgi一Peck的土压力理论 | 第25-26页 |
3.1.3 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3.2 稳定性分析 | 第27-32页 |
3.2.1 整体稳定性分析 | 第27-30页 |
3.2.2 基底抗隆起分析 | 第30-31页 |
3.2.3 抗倾覆计算 | 第31-32页 |
3.3 地铁基坑的主要变形及其机理 | 第32-34页 |
3.3.1 墙体的变形 | 第32-33页 |
3.3.2 基底土体隆起 | 第33页 |
3.3.3 地表沉降 | 第33-34页 |
3.4 地铁基坑的变形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第34-35页 |
3.4.1 地铁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34页 |
3.4.2 地铁基坑变形的控制措施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双桥河车站深基坑稳定性研究 | 第36-52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6页 |
4.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 第36-38页 |
4.3 基坑设计方案 | 第38页 |
4.4 施工工况简介 | 第38-40页 |
4.5 基坑支护稳定性分析 | 第40-50页 |
4.5.1 数据输入 | 第40-42页 |
4.5.2 计算成果及分析 | 第42-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深基坑变形规律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 第52-76页 |
5.1 MIDAS的特点 | 第52页 |
5.2 MIDAS的本构模型 | 第52-53页 |
5.3 有限元法的实现过程 | 第53-54页 |
5.4 建立计算模型 | 第54-59页 |
5.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54-55页 |
5.4.2 划分网格 | 第55-56页 |
5.4.3 定义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5.4.4 开挖的模拟 | 第57-59页 |
5.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5.5.1 地表沉降分析 | 第59-60页 |
5.5.2 墙体水平位移分析 | 第60-63页 |
5.5.3 墙体竖向位移分析 | 第63-64页 |
5.5.4 基底的隆起分析 | 第64-65页 |
5.6 基底部分加固对基坑的影响 | 第65-67页 |
5.6.1 基底部分加固对基坑隆起的影响 | 第65-66页 |
5.6.2 基底部分加固对地连墙侧向位移的影响 | 第66-67页 |
5.7 内支撑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第67-72页 |
5.7.1 内支撑对支护结构剪切力的影响 | 第68-70页 |
5.7.2 内支撑对支护结构力矩的影响 | 第70-72页 |
5.8 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5.8.1 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5.8.2 地连墙水平及竖向位移分析 | 第73-7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