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鼓泡板换热性能及强度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换热板片换热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换热板片应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结构改进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 第20-28页 |
| ·热平衡理论基础 | 第20页 |
| ·参数定义及数据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 ·鼓泡板简介 | 第22-25页 |
| ·鼓泡板片结构及尺寸 | 第22-23页 |
| ·小型鼓泡板换热器制作 | 第23-25页 |
| ·换热性能实验 | 第25-27页 |
|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25页 |
| ·试验系统 | 第25-26页 |
| ·试验步骤 | 第26页 |
| ·试验数据 | 第26-27页 |
| ·实验结果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28-36页 |
| ·湍流模型 | 第28-30页 |
| ·控制方程 | 第30-32页 |
| ·几何模型及边界处理 | 第32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2-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鼓泡板通道换热性能分析 | 第36-45页 |
| ·计算模型及网格 | 第36-38页 |
| ·边界设定及数值方法 | 第38-39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9-44页 |
| ·鼓泡通道内产生的漩涡情况 | 第39-41页 |
| ·通道内流动特性的比较 | 第41-42页 |
| ·通道内换热特性的分析 | 第42-43页 |
| ·与其它换热板的比较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不同参数对鼓泡板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45-69页 |
| ·鼓泡纵向间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45-52页 |
| ·不同鼓泡纵向间距时温度场分布 | 第46-47页 |
| ·不同鼓泡纵向间距时速度场分布 | 第47-50页 |
| ·不同鼓泡纵向间距时压力分布 | 第50-51页 |
| ·不同鼓泡纵向间距的鼓泡通道换热参数比较 | 第51-52页 |
| ·鼓泡横向间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52-60页 |
| ·不同鼓泡横向间距时温度场分布 | 第53-54页 |
| ·不同鼓泡横向间距时速度场分布 | 第54-57页 |
| ·不同鼓泡横向间距时压力场分布 | 第57-58页 |
| ·不同鼓泡横向间距的鼓泡通道换热参数比较 | 第58-60页 |
| ·鼓泡高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60-67页 |
| ·不同鼓泡高度时温度场分布 | 第60-62页 |
| ·不同鼓泡高度时速度场分布 | 第62-64页 |
| ·不同鼓泡高度时压力场分布 | 第64-66页 |
| ·不同鼓泡高度的鼓泡通道换热参数比较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鼓泡板应力评定 | 第69-82页 |
|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第69页 |
| ·评定方法及评定准则 | 第69-71页 |
| ·应力评定方法 | 第69-70页 |
| ·应力评定准则 | 第70-71页 |
| ·物理问题描述及结构尺寸 | 第71-72页 |
| ·结构分析及力学模型 | 第72-77页 |
| ·设计参数 | 第72-73页 |
| ·模型的初步简化 | 第73页 |
| ·网格划分 | 第73-74页 |
| ·边界条件 | 第74-76页 |
| ·模型进一步简化 | 第76-77页 |
| ·应力评定 | 第77-80页 |
| ·路径选取 | 第77-78页 |
| ·应力评定 | 第78-80页 |
| ·与其它换热板的比较 | 第80-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