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电离层概述 | 第9-10页 |
| 1.2 电离层探测手段及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多星座GNSS数据及电离层层析原理 | 第14-26页 |
| 2.1 多星座GNSS数据 | 第14-18页 |
| 2.1.1 RINEX数据格式 | 第14-17页 |
| 2.1.2 SP3数据格式 | 第17-18页 |
| 2.2 电离层层析原理 | 第18-19页 |
| 2.3 双频信号获取电离层的TEC | 第19-22页 |
| 2.3.1 伪距观测法 | 第21页 |
| 2.3.2 载波相位观测法 | 第21-22页 |
| 2.4 MIDAS层析算法 | 第22-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多星座GNSS电离层层析算法 | 第26-43页 |
| 3.1 构建多星座观测站点全球分布图确定反演区域 | 第26-27页 |
| 3.2 选择合适的观测参数处理多星座GNSS数据 | 第27-30页 |
| 3.3 利用多星座GNSS数据求反演区域TEC | 第30-37页 |
| 3.3.1 利用多星座GNSS数据求单个站点TEC | 第30-31页 |
| 3.3.2 目标区域电离层的穿刺点分布 | 第31-33页 |
| 3.3.3 GPS和GNSS电离层TEC数值比较 | 第33-37页 |
| 3.4 反演区域电离层的电子密度 | 第37-40页 |
| 3.5 层析结果的平均偏差 | 第40-4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利用多星座GNSS数据层析技术检测磁暴 | 第43-53页 |
| 4.1 地磁指数 | 第43-45页 |
| 4.2 两次磁暴时刻电离层的TEC | 第45-46页 |
| 4.3 两次磁暴前后电子密度分布分析 | 第46-50页 |
| 4.4 两次磁暴前后层析电子密度精度分析 | 第50-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5.1 总结与结论 | 第53-54页 |
| 5.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