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气候的多孔金属表皮研究--以岭南地区为主要研究范围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8页 |
·多孔金属表皮概述 | 第11-12页 |
·平面化图案化的美学趋势 | 第12-13页 |
·表皮概念回顾 | 第13-14页 |
·从金属屋顶到多孔金属表皮 | 第14-16页 |
·气候适应性的表皮策略 | 第16-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相关表皮文献阅读 | 第18-19页 |
·岭南地区建筑技术相关文献阅读 | 第19-20页 |
·问题提出 | 第20页 |
·问题分析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多孔金属表皮及其气候调节作用 | 第22-38页 |
·多孔金属表皮在建筑中的应用 | 第22-26页 |
·多孔金属表皮的类型 | 第22-25页 |
·多孔金属表皮的使用方式 | 第25-26页 |
·多孔金属表皮与室内热环境 | 第26-29页 |
·室内得热的三种途径 | 第26-27页 |
·多孔金属表皮热量传递模型 | 第27-28页 |
·多孔金属表皮与传统遮阳方式的比较 | 第28-29页 |
·多孔金属表皮与室内光环境 | 第29-32页 |
·光气候及其影响因素 | 第29页 |
·多孔金属表皮与采光控制 | 第29-32页 |
·多孔金属表皮与室内风环境 | 第32-37页 |
·岭南地区风气候特点与自然通风利用潜力 | 第32页 |
·多孔金属表皮对通风的影响方式 | 第32-34页 |
·孔隙的通风特性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结合气候的多孔金属表皮设计方法 | 第38-77页 |
·宏观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建筑所在的气候区 | 第38-39页 |
·太阳高度角 | 第39-41页 |
·建筑朝向 | 第41页 |
·中观影响因素 | 第41-48页 |
·外表皮的构造形式 | 第41-44页 |
·板型 | 第44-46页 |
·可调节系统 | 第46-48页 |
·微观影响因素 | 第48-65页 |
·孔径 | 第49-53页 |
·板厚 | 第53-55页 |
·孔隙率 | 第55-60页 |
·网孔形式 | 第60-65页 |
·结合气候因子的参数化表皮技术 | 第65-69页 |
·参数化的图案生成 | 第65-68页 |
·结合ecotect自动生成开孔 | 第68-69页 |
·新型加工工艺对多孔金属表皮的优化 | 第69-73页 |
·“设计——加工一体化”趋势 | 第69-70页 |
·新型表皮处理工艺 | 第70-73页 |
·多孔金属表皮技术的不足与改进空间 | 第73-75页 |
·金属表皮材料在生产中的能耗 | 第73-74页 |
·遮阳,采光与通风的协调问题 | 第74页 |
·多种技术联合使用的效果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4章 工程实例:广州城市规划展览馆表皮设计 | 第77-89页 |
·项目背景 | 第77-78页 |
·区位与功能组成 | 第77-78页 |
·造型与表皮 | 第78页 |
·设计方法 | 第78-87页 |
·宏观分析 | 第78-79页 |
·中观设计 | 第79-83页 |
·微观设计 | 第83-87页 |
·工作模型效果验证 | 第87-89页 |
结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附录一:实验仪器 | 第94-97页 |
附录二:实验房 | 第97-98页 |
附录三:实验计划 | 第98-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件 | 第101页 |